苏莞给自己的皂做了个招牌,每快皂上面都会被印上玉颜堂三个大字。
包装纸上,除了有代表香味的印花,在右上角也会印上玉颜堂三个小红字。
这三个字,可是去官府过过官印的,以后不能有人沿用玉颜堂的招牌。
之所以这么做,其一,代表着羊奶皂属于玉颜堂独家出品,名声打出去了,对苏莞将来开店有好处,一看到玉颜堂三个字,就会想起玉颜堂的羊奶皂。
其二,苏莞手上有财富密码,就是江遇送她的玉颜膏的方子,日后玉颜堂还得开展美容美妆的业务,这玉颜膏将和羊奶皂一起成为店内的主招牌。
苏莞让代理商们卖皂的时候,都在放皂的柜台上,摆上玉颜堂的刻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推销的时候,也要带上玉颜堂的招牌,深入人心。
第188章:混上流圈子
如今的襄州,谁人不知玉颜堂的羊奶皂?
此前,玉颜堂名不见经传,甚至连个商铺都没有,可在襄州这个大市场,短短两个月便迅速火爆起来,这牙行的人也是紧跟潮流,家中必备羊奶皂。
作坊是苏莞从他们这里租的,做的什么生意,是要登记造册的。
所以,他们都知道,苏莞是玉颜堂的东家,日后可能会位列襄州富豪榜的榜单,肯定要巴结才是。
苏莞在去宿州和衍州之前,还得协助舅母帮表姐物色夫婿。
她先是找苏奕给杨清清画了一张美人图,然后找到了襄州城内最出名的媒婆,请她按照舅母和杨清清的要求,挑选出符合条件的适龄公子。
杨家背靠苏家这样的新起之秀,自然是不愁找不到好人家的。
与此同时,苏莞也想结交一下襄州的上流圈子。
他们世家有自己的圈子,虽然看不上商人,可是碍于利益纠葛,他们也会结交生意场上的朋友牟利。
而这些商人,也会巴结这些世家大族,找他们当靠山。
襄州出名的清流世家,有两家,祖上不是出了名将,就是有配享太庙的高官,但是后期家族慢慢淡化出朝堂,才会遍布于各州之间。
基本上,每个州府内都有那么几家有名无实的世家,朝廷给了爵位,虽有名无实,但背着世家二字,在这些州府内,也是有话语权的。
一等爵位为国公,二等爵位为侯爵,三等为伯爵,四等为子爵,五等为男爵。
光是襄州府,就出了两个伯爵世家。
一个是宁姓的宁远伯爵府,一个是周姓的昌隆伯爵府。
看似风光尊贵,享食邑,可他们远在襄州,基本上等于被圣上遗忘了,有爵位无实权,家中的小辈也只能和普通的学子一样,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参加科考,替自己争仕途。
可,这些世家子弟,又有几个能出头的,从小锦衣玉食,反正生下来就赢了,后院只有爵位之争,压根没有靠科举的,于是先帝便下令,侯爵之下的爵位不再享世袭罔替,而是袭三代换之,除非家族里出了个能人,对朝廷有贡献,说不定圣上会下旨让你们再多袭三代,至此,这些世家才开始内卷了起来。
没办法,朝廷不可能世世代代养着你们这些闲人。
但国公和侯爵不一样,这些世家都是被控制在京都,有能力的就有实权。
例如,江国公就是带兵打仗的,唐国公是当今皇后的胞兄,他的外甥可是东宫太子,在京都世家里,首当其冲,风头最盛。
但江国公的祖上有从龙之功,往后几代都是名将,其地位无可撼动,手上还有兵权,两个国公算是平分秋色。
还有一个忠义侯,也是武将,可惜他年事已高,家里又没有出色的小辈,以至于如今也是空有齐名而已,风头远远的被后起之秀的永昌侯压住了。
和这些比起来,京都的伯爵们,根本不算什么,襄州的就更加不用说了。
谢娘子在襄州的贵妇圈里面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她夫家也是做古玩生意的,她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