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已经开了,他顾不得多想,蒜末下锅爆香,鲜嫩的青菜下锅翻炒,一勺高汤淋上,鲜香味顿时拔了一个高度。
白净的鸡腿肉炖冬瓜,一个大冬瓜也只用了两只鸡腿,若不是被李子墨剁成肉泥汆丸子,只怕落入锅里都找不见踪影。
高汤倒入另一个锅中,沉淀在锅底的肉沫汤汁自然不能倒掉,调着豆腐炖了一大锅。
鸡油竹笋,鸡茸豆腐,鸡肉丸子冬瓜汤,鸡汁淋青菜,清炒山药块,最后就是鸡汁金汤手擀面。
王家在双镰村没有什么亲人,王婆子一走,王家几乎只剩下一个还没有正式过门的沈秀夫郎。
过来吊唁的人不多,都是本村的人,王婆子活着的时候因为儿子重病缠身,她整个人都阴郁刻薄,得罪了不少村里人,这会儿人没了,过来吊唁的人也不多。
这会儿摆了三桌,每桌五道菜,谁来就给谁现煮一碗面,鸡汁金汤都是做好了的汤底,这一中午下来,来了没几个人,但三张桌子上的菜却剩了不多,看着鸡油竹笋那盘子比刷的还干净,李子墨都怀疑是不是被谁调包了?
正琢磨着下午得盯着点席面,突然村里又来了不少人去王家吊唁,气还没有喘匀,放下人情钱他们就急吼吼的来了到了李家。
“子墨哥,给我们也煮碗鸡汁金汤面!”
都要准备刷锅的李子墨,好奇的探出头看过去,只见是几个脸熟的小汉子,稀碎的记忆碎片,他一时没有想起来那几个人是谁。
李奶奶领着霜霜也好奇的看过去,“哟,这不是大牛,和李明李大富他们吗,这三个孩子怎么过来了。”
按理说这些小辈是不会来的,可这三人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
李子墨也没有多想,安心开始煮面,瞧着桌上的菜不多了,他又随手炒了几盘洋芋丝,用醋和食茱萸拌了两盘水芹,酸辣开胃,正适合夏日里吃。
饭菜一端上桌,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拿起筷子挑起面条嗦了一口。
“唔,好吃!没看出来啊子墨,你做饭竟然这么好吃,这面条比镇上珍记面馆还要好吃,汤鲜面弹。”
原本他们今日都不会过来,谁成想村长的儿子,葛长春过来吊唁,顺便吃了一顿饭 ,回家路上遇到他们三人,好一顿赞叹李子墨做饭好吃,若不是因为丧宴不好喧哗,他当时就要闹着李子墨在给他煮一碗了。
最后意犹未尽,把已经见底的鸡油竹笋的盘底也倒到了面碗里,佐着面条汤一口闷了。
闻言李子墨一阵沉默,这下可算是找到了罪魁了,合着是被人抹了盘子底。
他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吃不饱和我说,丧宴最起码还是管饱的。”
三人点点头,顾不上多说,脸都埋进了碗里,李子墨见他们吃的这么着急,他也不再多说转身回屋收拾厨房。
看着院子里吃饭的人,李三婶也忍不住看向李子墨,她闻了一中午的香味,忙里忙外这会儿还真饿了。
刷干净那些收回来的盘子碗,李子墨擦了擦手,笑着看向三婶,“三婶忙了一上午了,饿了吧,我给三婶也煮一碗面吧,下午还有的忙。”
三婶过来帮忙那是人情,给不了辛苦钱,李子墨便只能管好三婶这一日三餐。
李三婶早就馋了,讪讪笑着嘴上念叨着,“也不是很饿,再等一会儿也没问题……”
这下真的逗笑了李子墨,“别介,三婶您还是现在吃吧,一会儿怕还有的忙,趁着这会儿人少空闲,赶紧吃碗面休息一下。”
两个孩子年纪小,吃饱玩了一会儿就有些犯困,李奶奶带着两个小的就回屋睡觉,这一中午几乎都是李三婶在帮忙。
一碗面很快做了出来,李子墨端给三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水坐了下来,这一日也只有这会儿功夫能清闲一点。
“吸溜”三婶吸了一大口爽弹的面条,眼睛一下瞪大,“唔……子墨,你做饭怎么这么好吃!”
因是给自家做的,李子墨没放鸡蛋,只放了点鸡汤烫过的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