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村,村口的村民都开始热情的打招呼,李奶奶趴在车窗上他们简单的寒暄了两句。

虽然只出去住了几个月,但再回来却有一种衣锦还乡的味道,李奶奶一时还有些不太适应。

也有看热闹的人跟着马车,等到了李家门口的时候,看到李奶奶穿着绸缎衣服,从车上一下来,大家眼珠子都转不动,全都黏在那上等的面料上。

“婶娘啊 ,你这真是跟着子墨享了福了,瞧瞧这水锻,这可都是城里大户人家才能穿的啊。”

“什么叫城里大户人家,现在人家婶娘可不就是大户人家,你没看这都有了管家和仆人。”

下了马车,李奶奶就在和周围人说话,管家刘强和娟嫂子一起往里搬东西,陈喜看着三个小孩子,担心他们被磕着。

而巧儿全程都在扶着沈秀,生怕村里人突然围上来冲撞到人。

不过村里人也都知道沈秀有孕,李子墨当初回村修路,也没有藏着掖着,人家可是明说就是为了夫郎才修的。

可是又羡慕坏了一群新媳妇,都是刚嫁人,也有初孕的,可家里的活儿一点不少干,夫君更是不会这样体贴。

三婶听到声音从屋里出来,李子墨和巧儿一人一边扶着沈秀往里走,沈秀这才发现院子里的地也都重新铺过。

之前虽然平坦但没有铺砖,这会儿院子里都铺了砖,只有靠近墙边的地方留出土地,方便将来种花。

“你们可算是回来了,快进暖和着,我一早就过来烧热了屋子,中午这做好了饭,见你们还没有回来,正担心着。”

“车上老的老小的小,再加上秀秀身子重,我不敢赶得快了,所以耽搁了时间。”

一进门果然一阵热浪袭来,原本有些冻木的脸颊,瞬间得到了重生。

巧儿是第一次过来,一进门就被这温度惊喜到,她瞪着大眼睛到处看,可也没有看到炭盆。

沈秀一侧头看到了,见她和样子觉得有些好笑,“屋里有火墙,炕也是热的,你们住在厢房,那边业欧火炕。”

东西搬进屋里,村里的人都围在外面看,有人更是大着胆子探头往里看,可刘强冷着一张脸瞪着对方,愣是把门外的人都吓到了。

看他们退出了,他才一把将院门关上了。

以前住在村子里,李奶奶和李子墨都没有白天关门的习惯,但在城里住几个月,现在看着院门关上竟然也没有觉得不对。

整个秋天李子墨去城里的时间屈指可数,为了能在家里时间多一些,他直接在酒楼里挂出了东家休息的牌子,即便是贵宾也不能预约了。

但年底还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他去双溪村买了三头猪回来,宰了两头,又是做腊肉又是做香肠,还把猪下水做成了卤煮,照旧给酒肆送去一些,其余的都放在酒楼里卖。

吃不到李子墨手艺的人,只能买些熟食解馋。

销量太好,愣是比前两个月挣到的都多,何掌柜坐着骡车来到李家,把这几个月赚到的钱都带来了,连着李子墨叮嘱他过来捎带的东西。

过年前后李子墨出门买了些年货,每逢十五,村子周围也有集市,他采办了不少的年货,但家里养着的鸡最近吃的太快了。

于是他叮嘱掌柜的,如果再开村里,就给他多买些鸡,何掌柜也实在愣是买了一车的鸡鸭鹅。

一两个月不见,再见沈秀的时候,被他挺着的肚子惊讶道:“夫人安好啊,小少爷好像长得不错。”

听他这样说,沈秀一手撑着腰,一手抚着肚子,“是啊,这两个月好像格外的爱长个头。”

正所谓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李子墨闻言正要杀鸡的手停了下来。

早就烧好水,准备处理鸡的李奶奶,等了半天没看到李子墨拎着鸡过来,催着娟嫂子快去看看。

不一会儿娟嫂子回来了,“太夫人,主子说今日先不做烧鸡了,他现在骑马去找郎中了。”

“啊?找郎中干什么?是他哪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