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条大龙趸,是那条三十多斤的巨大石斑鱼。

而且李鱼儿采用了新的烤制方法,吊炉烧烤,是李记即将推出的烤鱼方法。

吊炉烤鱼的香味,真的是将烤鱼的香味发挥到了极致,经过小火慢烤,焦黄的颜色,每一滴鱼油都香的难以置信,再配上特殊的炒酱料,简直好吃的要命。

李二郎扯着嗓子喊:“这最后一条大龙趸,可能是咱们鑫浦镇至少近十年来最大的一条,足足有三十六斤,而且烹饪方式采用了李记的新技术,吊炉烧烤!整条烤鱼,香不香大家自己闻!”

随着他话音刚落,石头和大头就抬着一个大铁盘子放到了桌子上。

李二郎顺势掀开罩盖,色香味俱全的烤鱼露了出来,烤鱼的焦香四散开来。

“香!太香了!这是什么烤鱼,简直香死了!”

“我还是第一次见过烤的这么好看的鱼!” :

“这龙趸也太大了!老朽活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龙趸!”

“三年前弄潮楼那条也才三十斤,这条有三十六斤!”

“快快快!开拍啊!”

……

“十两!”一个食客直接把起拍价抬高到十两。

“十五两!这条鱼我势在必得!”

“二十两!大鱼难求,更何况是富贵吉祥的大龙趸!爷今个儿就要尝一口。”一个大户的公子直接推开随从,亲自上阵喊价。

“三十两!千金难买心头好!”

“一百两!”

场面瞬间一静,众人朝喊价的人看去。

胡半仙领着随从走了过来,“我出一百两!”

“是胡半仙!”有人叫出了对方的身份。

“他就是江南的大户胡家三爷?”

“果然是财大气粗,争不过!争不过啊!”有人唉声叹气的放弃了。

“算了,咱们等明日李记开业去吃别的烤鱼吧。”

“就是就是,这人可不好惹,他能拿钱砸死你。”

最后,吊炉烤大龙趸被胡半仙以一百两的高价拍走了。

拿着一百两的银票,李二郎的手都有些不自觉的颤抖。

“大哥,赶紧收起来啊,现在治安好了,也不代表没小偷小摸的了。”

赌坊的人没找到吴县令父子,在魏县丞的整顿下,已经悄悄滚出鑫浦镇了。

当初他们可没少暗中勾结吴县令,给魏县丞使绊子,尤其是那个老书吏一家的死,都是他们亲自操刀的。

那老书吏可跟魏县丞七拐八拐有着亲戚关系,当初若不是吴县令在背后授意,谁敢动他们。

赌坊的人此时不跑,等吴县令的处罚结果下来,魏县丞坐上那个位置,秋后算账,他们少不得杀人偿命,被砍头抄家。

所以,惠海县的民风和治安这段时间是越来越好了。

李鱼儿让人将罩盖盖上,“胡三爷,这烤鱼还是趁热吃比较好。”

胡三爷点了点头,说:“知道了。”

随即让随从抬着烤鱼走了,临走前,他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李二郎,说:“明日李家开张,在下必定光临。”

李二郎高兴的说:“多谢三爷捧场,您慢走。”

李记的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明日开张的事应该没问题了。

第二天一早,李家人就出发去东码头了。

吉时一到,一阵爆竹声后,锣鼓响起,跳出两只红色的狮子,舞狮子瞬间让现场气氛更加的热闹。

码头的工程已经全干完了,兔窝子村的村民打算在开业后回岛里了。

家雀儿和大头在门前撒糖和小馒头,看热闹的百姓家的小孩欢闹着抢着糖果。

李家人站在门前迎接客人。

不少老客户都来捧场。

李记很大,有三层,第一层是普通大堂,类似于大排档,第二层烤鱼和其他烧烤专区,第三层是包间。

大堂里摆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