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海域的水鸟很多,有嘴巴大大的鹈鹕,还有体型不足拳头的翠鸟,它们喜欢在芦苇荡里飞蹿和筑巢。

老鳖湾还有一群野鸭子,春江水暖鸭先知,野鸭嘎嘎的叫着,成群结队,在水面上觅食,随着鸭蹼滑动,快速在水面上游动。

有鸭妈妈领着一群小鸭,边觅食边教鸭宝宝游泳,鸭宝宝们游累了,就爬到妈妈的背上,搭顺风船。

大海是丰富的宝库,里边无尽的资源在等着人类去开发。

李老三将手横在额头上,挡住阳光,朝李鱼儿手指的方向看去。

一只鸽子正蹲在高处的礁石上,咕咕咕的叫着,似乎在呼朋引伴。

“是野鸽子。”

李鱼儿停下手里的活,来了兴趣,问:“它们住哪儿?”

李老三说:“我听村里人说,这里有一个叫鸽溏的地方,在大西边海岸,那里都是悬崖峭壁,鸽子就栖息在峭壁间的石洞里,有很多很多。”

李鱼儿心中突然窜出一个想法,她想要信鸽。

这个朝代没有手机,传递信息简直太麻烦了。

在古代,最快的传递信息方式就是信鸽,比人骑马要快很多。

李鱼儿双眼笑成了月牙形,说:“三叔,咱们去掏鸽蛋咋样?”

李老三眼睛猛然睁大,“鱼宝儿,家里鸡蛋不够你吃吗?你还想吃鸽蛋?”

“不是,我想要信鸽,我不想吃鸽蛋,那么小,有什么好吃的。”

说到信鸽,李老三心里也想要,男人甚至比女人更喜欢车马和信鸽之类的东西。

“这,但咱们也不会孵鸽蛋啊。”

李鱼儿说:“表舅家不是有老母鸡吗?让它孵蛋呗。”

李老三有些不确定的说:“母鸡是笨,但能笨到连自己的蛋都不认识吗?这鸡蛋跟鸽蛋差的也太大了。”

“试试呗。”

李老三有些动摇,点头应下。

这时,李二郎跑了过来,他跑的有些快,脚下溅起的泥点子,溅了好几个在李鱼儿他们脸上。

李老三训斥道:“二郎,你干啥呢?毛手毛脚的。”

李二郎将水桶拿给两人看,“沙蜇,全是爪子,中午拌来吃呗。”

想到之前的凉拌海蜇,李老三嘴里不由自主的分泌出唾液。

“二郎,做的好。”

李鱼儿不理会一会儿哥俩好,一会斗鸡眼的两人,继续赶海。

春天,第一茬海菜是海麻线和红毛菜。

北方冷,前几天这些海菜还比较短,今个儿看着就能吃了。

李鱼儿上手开始采摘海麻线和红毛菜。

海麻线的学名叫绳草,有些沿海地区叫海嘎子,呈灰褐色,比较长,外形像细绳一样,口感鲜嫩偏软,适合包包子。

红毛菜也是线绳一样的细叶子,但是成团的,比较短,颜色鲜红,一团一团生长近海礁石区,非常好看,红毛菜口感偏脆,适合熬冻。

两种海菜都非常好吃,李鱼儿尤其喜欢海菜包子,上好的五花肉炼成肉滋啦,剁碎了,跟海菜一起包成包子,用豆面和白面的二茬面最好吃,农村的大铁锅,放上铁质蒸帘,用树叶做蒸垫,放上包子,等出锅的时候,能香飘二里地。

咬上一口,五花肉汁混合着海鲜独有的鲜味,简直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李鱼儿薅的更卖力气了,今天她就必须吃到海菜包子。

李二郎最喜欢盯着李鱼儿的一举一动,“鱼宝儿,你薅这些没用的海菜干吗?打算喂鸡吗?喂鸡别薅这种海菜,这种菜不好薅,费事。海边有的是紫菜,随便就能捞上一箩筐。”

李鱼儿头也不抬的回答:“自己吃,不喂鸡,喂鸡确实不用费力薅这种菜。”

这个时代,海菜遍地都是,前世动不动十几块一小包的海苔,在这,只有喂鸡的份。

村里人也吃海菜,但海菜不好吃,又腥又柴,根本没有陆地上的蔬菜好吃。

“鱼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