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
一口下去,那人直接说到:“这个给我来两份。”
李家的海鲜非常好卖,来晚了通常买不到,他赶紧先下手为强。
李二郎对大厨李大郎喊道:“烤鱿鱼两条。”
接着他又问客人:“放辣吗?”
“一条放,一条不放。”
放辣的自己吃,不辣的带回去给家里人加菜。
这时,其他尝过烤鱿鱼的人也开始纷纷下单,一会儿的功夫烤鱿鱼就已经约没了。
李二郎又开始推销起其他海鲜,一时间,烧烤摊子前围了不少人。
李鱼儿对赖子说:“你在这收钱,我去木人张那定做一些东西。”
赖子愣了一下,说:“要不,我招揽客人,让二郎哥收钱吧。”
毕竟他是外人,他收钱不太合适。
李鱼儿笑着说:“没事,我信得过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鱼儿对李老三的兄弟们还是比较信任的,而且烧烤的毛利她心算都知道个大概。
李鱼儿来到张记木行,先验收了之前定做的鲸鱼配饰,付了尾款后,她拿出画好的折叠桌椅图纸。
“张叔,我打算定做一些家具,你看看这些能做吗?”
张木匠仔细看了起来,越看越觉的妙,“这都谁设计的?”
这个小姑娘总能给他带来一些新奇玩意,之前的拐杖也是,如今,他做的拐杖已经卖到外地去了。
李鱼儿笑着应付道:“我亲戚。”
木人张也觉得自己问的有些突兀,就说:“那你能问问他这图纸卖吗?”
李鱼儿说:“那您愿意出价多少,我回去问问。”
“十两银子一张,买断。”
这个价格看似低,但也比较合理,因为折叠桌椅只要看了实物,就能仿制,没什么技术含量。
李鱼儿心里已经同意了,嘴上却说:“行,我回去问问,尽快给你回复。”
这些折叠桌椅是李鱼儿打算用来摆摊的。
烧烤还是大排档最爽,少了桌椅可不行。
李老三那边很忙,他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盯梢,一组负责码头的工程。
李老三领着家雀儿负责盯梢,石头和大头负责码头的活。
从张记木行出来,李鱼儿去采购了一番,主要是粮食等吃食,除了给家里吃,她还想给岛里的赵家送一些吃食。
粮铺的老板见她买的多,就让伙计帮忙送到了摊位上。
李鱼儿就逛了一圈,两个摊位的海鲜就都卖完了。
李大郎、李二郎还有赖子三人忙的浑身是汗。
送走最后一个客人,几人瘫坐在马扎上,不想起来。
虽然不是体力活,却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还是很耗费精力的。
李鱼儿一回来,就看到累成三条“咸鱼”的人。
心里决定得尽快招工了,但是招谁合适呢?
她先从亲近的人开始盘算,爹的腿还没好利索,阿爷年纪大了,体力恐怕跟不上,大伯刚好。
大伯一个估计也不够,蔡家大舅倒是合适,可惜人家在杂货铺当掌柜。
那就只能从兔岛那边招人了。
思来想去,李鱼儿决定先把大伯弄过来顶一阵子,不然大哥他们都能累死,等三叔他们回来人手就能松快很多。
李鱼儿根据蔡承平说的沧渊朝律例,在心里估算着,从海宁到盛京估计要半个月时间,朝廷收到奏折到审理完毕,少说要半个月,再传回消息,这一来一回竟然要一两个月。
果然是车马慢,山高皇帝远,知县就是土皇帝。
休息好后,几人开始搬动沉重的烧烤炉到手推车上,看着他们费力又危险的模样,李鱼儿说到:“不如咱们去买辆牛车吧。”
为什么是买牛车,而不是买驴车或骡车,李家有几十亩的田,还是荒地,牛不仅能拉车还能耕地,是最适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