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蔡老太太从他弟弟那里听来的,蔡老爷子自小读书识字,尤其喜欢历史,他们姐弟俩关系又十分要好,自然会讲一些历史故事给她听。

蔡老太太不想用是非对错来评判一些东西,她这辈子虽然没有什么大成就,但对人性还是有些了解的。

人活着,不是是非对错、善恶好坏能决定你一生的命运的。

不然为什么有句古话叫好人没好报。

“鱼宝儿和梅儿想买地就和我说吧,我记下数量一起报上去,但不要一下子买太多了,容易招事。”蔡老太太语重心长的说。

李梅儿高兴的说:“谢谢阿奶。”

李鱼儿明白,李家的事能办的这么顺利,全靠文书吏从中斡旋,不然三两银子的好处费,肯定填不满上边的胃口。

于是,李鱼儿姐俩就各自买了四亩良田。

李鱼儿让多给半两银子,这是给村长和文书吏的谢礼。

地买好了,蔡老太太那边也找好人盖房子了。

盖房子的匠人是文书吏给介绍的,大工一天二十文工钱,工头一个月一两银子,管一顿午饭。

小工就请福水村的村民,都是蔡家交好的人家,或者是村长推荐的老实本分人,一天给十文钱。

做饭的活蔡老太太交给赵氏了,一天给十五文工钱,赵氏开始不肯要,蔡老太太就说,不要工钱就找别人做饭了,她才肯收下。

工头给算了一下,三栋房子,一栋就要三十两银子,工期要两个月,若想快,就得多找一些小工,最后蔡老太太一咬牙,又去村长那多招了十五个帮工,工期能缩短到一个多月。

农村房子便宜,这么大的院子放到镇上少不了八十两银子。

第166章 流水官贪污有道

这天收摊后,李鱼儿就跟他们说:“等福水村的房子建好了,咱们就去把郭夫子请过去教书了。大头哥,到时候你跟大伙商量一下,拟定一个换班表。

你跟我哥肯定不能一块休息,你俩记账的就串开休息。”

大头正在收拾账本,说:“成,我尽快。”

李鱼儿现在是唯一一个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的人,相当于大股东了。

“大哥,你待会陪我买些东西吧。”李鱼儿对李二郎说。

李二郎也喜欢逛街,他都好久没逛街了,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收摊后,李二郎就跟着李鱼儿到处乱逛。

“鱼宝儿,你买茶叶做什么?”李二郎发现李鱼儿买了不少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他也喜欢喝茶,但是最多买一包粗茶解解馋,不会买精致的木盒茶叶。

李鱼儿也没打算隐瞒他,说:“我打算买码头那片空地,这些是见面礼。”

“啊?”李二郎刚想劝几句,发现店里都是人,就放低了声音,说:“你真要买垃圾堆啊?”

他以为李鱼儿之前就是开玩笑的,没想到是来真的,那地方又脏又废,买来干啥啊?

李鱼儿笑笑,没多解释,说:“投资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大哥日后也要学着眼光长远一点。”

码头早晚会发展起来,现在占地盘将来都是成倍成倍的收益。

两人坐驴车来到惠海县,正好赶上文书吏下班回家。

看到等在门口的两人,他笑着招呼:“怎么来了不进去?”

李二郎笑着说:“赶巧了,我们刚到。”

他现在应酬起来也不像最初那么拘谨了,而且李鱼儿发现李二郎很有交际应酬的天份。

几人进了屋,林氏热情的去烧水冲糖水。

经过几次的相处,他们相处起来也没那么拘束了。

文书吏因为李家的缘故,在吴扒皮的吸血政策下也能站得住脚了。

李家摆摊收闹闹他们的海货,而且什么好海货都要,闹闹他们平均一人一天能赶到三四十斤的海货,一斤平均两文钱,一天一人就能分五六十文,一个月去掉死汛那几天,能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