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也没有挑嘴,老老实实的吃完碗里的饭,不敢浪费粮食,不过拒绝了小胡氏添碗的邀请。

大黄很快就和李鱼儿他们混熟了,因为李鱼儿兄弟俩会拿吃的贿赂它们。

小黄最喜欢跟在李鱼儿身后了,它是一只小公狗,是狗哥仨里边长的最小的一只,却蹦跶的最欢,尾巴摇摆的最勤快。

李鱼儿摸摸它柔软的身体,手感好的不得了。

“哥,你说咱们回去做个蟹笼子咋样?”李鱼儿说。

“什么是蟹笼子?”

李鱼儿比划着说:“就是这么大,四四方方的柳条或木头做的框架,然后中间用网罩住,在上边和左右几处开口,这开口可是有讲究的,铁将军从外边能钻进去,却钻不出去。

而且里边还有有一个固定的小网兜用来装诱饵,再在蟹笼里放入石头,把它沉入水底,等第二天的时候起蟹笼,里边就能抓到不少铁将军。

这东西退潮涨潮其实都能用,只要地点合适,保准有收获。”

“鱼宝儿,你真是太聪明了!这法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李二郎高兴的说,有了这蟹笼,他们就不愁冬天抓不到海货了。

李鱼儿胡诌到:“就是想着猎户能用陷阱抓野物,咱们渔民为什么不能用蟹笼来抓鱼。”

“那咱们待会回去就做,做好了明天就能去老鳖湾下蟹笼了。”

李鱼儿摇摇头,说:“不去老鳖湾,咱们直接凿一个冰窟窿就行。用不着去老鳖湾了,以后直接让大头他们去闹闹那收海货,收完送集市上,咱们摆摊回去的时候直接带回岛里。”

“那行,等回去了我跟三叔说。”

李鱼儿想起了心里的疑惑,说:“咱娘为什么很多年都见不到姥姥他们,姥姥家不去码头卖海货吗?”

“他们不去渔歌码头,去渔人码头,嘉丰县大湾镇的码头,大湾镇靠南,比鑫浦镇大,百姓更有钱。

其实范家坨子距离渔歌码头比渔人码头还近一些,但是他们宁愿去更远的渔人码头,价好东西出手快。”

“那咱们怎么不去渔人码头?”

“那能行吗?兔岛距离渔人码头多远?范家坨子距离渔人码头多远?要是咱们也去渔人码头,海货早都死了,特别是夏天,臭了就更卖不出去了。”

第154章 鱼丸

李鱼儿只能在心里感叹这个朝代交通的不发达,耽误了海鲜市场的发展。

李鱼儿想到之前吃的蚬子干,说:“那把海鲜做成干货卖不就能运输的远一些?”

“有啊!码头很多收鱼的都是晒鱼干卖的,他们不要别的东西,不好弄。

但他们收鱼价格更便宜,按筐收。鱼干要放盐晒干了,运到内陆都要花钱,鱼干也不咋好吃,卖不上价,自然收的也便宜。”

晌午后,小军表哥给李鱼儿编了一个柳条箱子,大眼透气的那种,专门给她装小黄的。

李鱼儿在周围荒地里弄了一些茅草给铺到箱子里,防止小黄在船上拉尿。

岛上过年期间进船的时间不定,他们怕耽误了回家,就去栈桥等着。

胡氏给范氏装了一些回礼,范氏走的时候,故意给鸡蛋落下了。

李家如今什么都不缺,这一篮子鸡蛋不如留给娘家吃,省的船上晃悠一路,还可能磕坏了,回去了她自会跟婆婆解释。

回到新浦镇,李鱼儿手里抱着狗笼子,“小黄真乖,没叫没闹也没拉尿。”

小黄瞪着湿漉漉的眼睛朝笼子外四处乱看,四肢站立,不肯趴着,陌生环境,明显让它有些害怕。李鱼儿将狗笼子抱在怀里,隔着笼子贴上李鱼儿的衣服,小黄的情绪才好了一些。

回到兔岛时,大头他们已经将今天跟闹闹一起赶海的收获送来了,账也记好了。

“三叔,以后不用他们来岛里送了,直接送镇子上,咱们摆摊回来直接捎回来。”李鱼儿说。

“那成,今天的东西比较多,还有鱼,鱼怎么做?”李老三如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