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自己的大孙子,李有富笑着说:“可不是嘛,等开春买了船,就该成家立业了。”
李有富家并不富裕,所以,当年没攒够钱给儿子买船,没分成家,一直在一起过日子。
攒了两代了,如今到了大孙子这辈儿总算是够买一条小乌篷船了。
几人聊了一会,李老汉夫妇说还要去三弟和九哥家,提上大房的回礼就离开了。
等两人走远了,朱氏掀开盖篮子的盖子,忍不住惊呼一声。
“公爹,相公,你们看。”
两人看了一眼篮子里又是猪肉又是白米细面的,打开蔡老太太用芦苇席子包着的长条东西。
“是细麻布,整整一匹!”
细麻布要十四文一尺,一匹布是四十尺左右,半两银子呢。
李有富摸着细麻布的手都在颤抖,他想了想说:“裁下来八尺细麻布,再捡上十个鸡蛋,白面细面各装上一斤,让大庆去范家坨子给老王家送去。”
范家坨子是兔岛东南面的一个大岛,向南差不多正对着渔歌码头。
朱氏看了看公爹和相公,见他们面露喜色,心里有些膈应起老王家,终是忍不住说道:“阿爹,相公,这还没成亲呢,送那么多东西恐怕不合适吧。”
“哎!”李有富重重的叹了口气,说:“老王家三闺女是个好的,长的俊,手脚麻利又孝顺,虽说他们爹娘势力了一些,咱娶的是他们家闺女,又不是王婆子。
他家三闺女要不是因为有些口痴,怎么也轮不到咱家大庆,年前她两个嫁到镇子上的姐姐,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想给妹妹说个陆地上的人家,咱家要是再不表现一下,这婚事怕是要黄。
大庆不小了,咱家条件又不好,退了亲即使是男方,到底名声有损,再找就不知道哪天能找到合适的了。”
第142章 木蜻蜓高高飞
老两口又回家拎上给三房的年礼,李老汉拎着重一些的篮子,蔡老太太抱着用芦苇席子包裹的布,两人一前一后的走着,雪地上留下一串重叠的脚印,从后边看,还挺有身高萌的。
“十一叔,十一婶,走亲戚呢!”迎面走来王大刚一家,一家人都穿着新衣服,红红更是穿了一套红色的棉衣裤,扎着红头绳,看着就很喜庆。
“你们这是上哪儿?”
“跟您一样,走亲戚,待会还要去您那儿呢。”
王大刚跟李老大和李老二关系不错,是一起玩到大的好兄弟,之前王家因为李家得了珍珠和赚了一些钱,过年自然要走动了。
蔡老太太笑着说:“行,你们先走别家,要是待会我们没回来,老大和老二都在家呢,你们过去呗,我跟你十一叔先去三房那坐坐。”
“好来!您二老慢走,我们待会就去找大生哥和浩哥俩聊天。”
双方错开,一冬天都在船上猫冬省粮的岛民,难得过年的时候会出来走动走动。
这次,三房的气氛融洽了很多。
蔡老太太的三妯娌也姓张,叫张大妮,为了和李鱼儿的大伯母区分开,他们背后叫她大张氏。
大张氏上前迎接两人,她想帮李老汉提东西,李老汉摆摆手说:“这个你们妇人提着沉,让老三提吧,你去拿你二嫂的东西吧。”
李有贵接过二哥递来的年礼,手下一沉,问:“二哥你拎那么多东西来干什么?待会我可没好东西回你啊。”
“哈哈哈哈!”李老汉知道他故意开玩笑,爽朗的说:“我这不是看看你这把老骨头还结实不?咋了?这点东西就拎不动了?”
“二哥净瞎说,别说这点东西,往前头倒个两三年,我一扁担能前后挑四筐鱼虾。”
上了船,大张氏吩咐自家闺女:“金花,给你二伯二伯娘冲碗糖水。”
几人坐下来闲聊,李有贵夫妇倒再没提过继的事,只说:“二哥,你要是遇到合适的,给你侄女寻摸一个上门女婿呗。”
李老汉两口子明白了,这是今年还打算留李金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