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才看见那个单手捞牛车的少年时还要震惊。

乡野之人,竟通晓如此规整有序之军旅操练之法,实属罕见。

袁迟当即就想见见指挥操练之人。

随即,又想到这护卫团已有千余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且人人有武器。

若是继续壮大下去,可能会被朝廷认为是私兵。

“顾刺史,可否寻护卫团的指挥还有黑山乡的乡长一叙?”

能自保是好事,但是袁迟要当面和这些乡民说一说事情的严重性,提醒他们莫被奸人利用作私兵,遭了无妄之灾。

顾刺史略有迟疑:“他们都忙得很,老夫需差人去问问。”

顾刺史转头道:“去寻魏大栓还有郝乡长,问他们可方便去村中议事堂,就说京城来的袁将军想与他们见一面。”

顾刺史留了个心眼,没有叫秦啸。

前段日子,他已经认出了秦啸的身份,知道秦啸未必愿意让别人得知自己在此处。

因此顾刺史只让人去叫魏大栓和郝仁,毕竟这二人只是乡民而已。

袁迟和顾刺史去良民村的议事堂。

去的路上,袁迟看见一帮背着竹篓的孩子们在摘果子。

表皮油润光泽的果子挂在树上,被孩子们拽得摇摇晃晃。

有几个孩子爬上树,手脚麻利地用衣衫兜住摘下的果子,或者将果子抛给在下面接的人。

树梢上的果子还没有人摘。

忽然,一道鞭子扬上枝头,啪地劈在树梢上,竟像刀砍一样将几个饱满的果子从枝头削了下来。

“打到啦打到啦!”

“快接快接,别摔破了皮。”

“知知再来,再来……”

孩子们一阵欢呼,竹篓堆得越来越满。

袁迟定睛看甩鞭子的人,是个小丫头,梳着两个花苞髻,眼睛又大又亮。

小丫头看着十岁都不到,可鞭子使得快、狠、稳。

“顾刺史来啦。”一群孩子中不知谁喊了一句。

他们纷纷冲着顾刺史一行人跑过来。

苏知知也来了,从竹篓里翻出个甜瓜:

“顾刺史,这果子硬,你啃不动。给你吃甜瓜,我们村甜瓜软,刚从地里摘的。”

其他孩子们也从篓子翻甜瓜出来。

顾刺史推拒不了孩子们的好意,收了甜瓜:

“阿澈呢?”

苏知知:“阿澈练完功就回去看书了,我带童子军摘果子。”

顾刺史笑呵呵道:“你们玩吧,我去议事堂见郝乡长。”

童子军又摘果子去了。

袁迟和顾刺史继续往前走,手里拿着甜瓜。

等进入议事堂坐下时,顿觉得一片阴凉,舒服了许多。

袁迟对方才挥鞭子的小丫头印象很深:

“顾刺史,这乡里的孩子还练功?”

“良民村的大人还有孩子们都练功。”

顾刺史语气颇有几分自豪:

“你别看此处是乡野,但人才不少,等会那两人来,你便知我所言非虚。魏大栓虽然年逾七十,但是指挥操练的时候……”

顾刺史咬了一口甜瓜,

“这瓜不错,甜,汁水多。”

袁迟把瓜劈成两瓣,拿在手里咬了一口。

听说指挥护卫团训练的是个古稀之年的老人家,袁迟差点被甜瓜籽呛着了:

“多少岁?七十多岁如何指挥年轻体壮的乡民操练?”

袁迟说这句话的时候,议事堂的门被推开,一道影子斜在地上,在袁迟脚边盖了一层阴影。

一道沙哑但含着中气的嗓音传进:

“袁将军此话差矣,老夫虽年逾七十,但未必输给年轻人。”

袁迟听见这句话,身子下意识打了一个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