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亲信挠挠头:
“将军,我们是不是走错了?”
“没走错啊,城门上写着白云俩字呢。”
“好像不太对……”
袁迟道:“进去看看再说.”
艳阳高照,城内人来人往。
马车、驴车还有挑着扁担的商贩互相避让着从主街走过。
街市中,店铺林立,屋宇不见有破损火烧的痕迹,五彩布幌子在风中招摇。
“磨剪子咯,戗菜刀~”
“客官来杯饮子,清凉去火啊……”
“大爷,给孩子买个糖人回去?”
袁迟等人从中走过,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三人都很惊讶,白云县的景象和之前去过的县城大不一样。
百姓们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回来了,而且城内屋宇保存得这么好,很少见到要重建的。
事先接到口信的顾刺史在州衙门接待了袁迟。
顾刺史让衙门里的小厨房多做了两个菜,招待袁迟一起吃个便饭。
“袁将军和将士们长途奔波,辛苦了,多亏将军神武,将靡婆人驱逐出境,还岭南太平。”
顾刺史敬了袁迟一杯。
袁迟饮了酒,感叹:“若是能再来早些就好了。”
二人在京中从未有过交集,年龄也差了一辈,但席间说话还算投缘。
袁迟问及白云县为何不像受战祸的样子,顾刺史摸着胡子笑:
“我们浔州有宝地。”
顾刺史简要说了事情因果,宋县令规划将白云县的百姓转移到黑山乡,而后大家在黑山乡共同御敌,逃过一劫。
“阿那罗真的三次率军进攻不曾攻下?”袁迟目露惊疑。
靡婆的实力他亲身体会过了,绝非乌合之众,可小小一个乡,竟然能挡住靡婆军队的攻势,甚至能生擒阿那罗。
顾刺史语气中颇有几分骄傲:“黑山乡与寻常乡里有几分不同,再加上天时相助,故能成事。”
袁迟想起来了黑山布和黑山墨:“黑山布和黑山墨可是此处所产?”
顾刺史颔首:“正是。”
袁迟心中生出好奇:“顾刺史可否带晚辈去看看?”
顾刺史:“自然可以。”
次日晌午,袁迟跟着顾刺史去了黑山乡。
因袁迟不想因自己的身份吓到山野村民们,他特意请顾刺史不必告知乡里,微服寻访便可。
顾刺史坐在马车里,而袁迟只扮作一个骑马的护卫。
他们走到黑山乡的入口时,袁迟看见两侧形成的天然峡谷,点头道:
“果然是易守难攻之地。”
同时又道:“但此处偏僻,早年在此落脚的山民出山也不容易。”
因为山崩造成的小土包还堵在入口处,乡里暂时还没腾出人手来劈开一条道,顾刺史的马车就停在了小土包外。
几人一起步行翻过小土包。
顾刺史是黑山乡的熟面孔了,尤其是前段时间天天待在黑山乡里,和乡民们关系近了不少。
路上的人见到顾刺史都笑着行礼:
“见过顾刺史。”
“顾刺史是来寻郝乡长的么?我们去叫一声。”
“顾刺史,天热,来喝碗茶吧。”
铁蛋在路边摆了个小小的茶摊子。
顾刺史接过铁蛋递过来的一碗茶:
“不是来找郝乡长的,只是来这走走,散散心。”
袁迟先是意外顾刺史和乡民们居然这么熟悉,再喝一口茶水,更是意外。
这茶水喝入口中清甜有回甘,喝下去神清气爽,他一个不懂品茗的大老粗都觉得好喝。
袁迟问铁蛋:
“这是什么茶,怎么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