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只要刘香香知道了,那就等于全书院都知道了。

于是次日,苏知知在后院练功的时候,身后站了一群孩子。

“苏知知,我也想跟着你练功行么?”

“苏知知收我做弟子吧,这包糖是我的拜师礼。”

“我、我也要做弟子……”

大家争着要苏知知收自己为徒。

苏知知遗憾地拒绝了:

“不行,我自己都还没练成,没办法当你们的师父。”

“不过,你们想一起练的话,可以跟着我做动作。”

刘香香和吴展挤到苏知知身后的位置:

“我今天就跟着一起练。”

大家都想往前挤,怕看不到苏知知的动作。

苏知知就站在一块顶部平坦的大石头上,带领大家做动作。

顾青柠则帮给大家排队:

“你们要站成几排,不能打到旁边的人。嗯……起码要留出两个手臂的距离。”

苏知知也给大家示范:“要伸开双手平举和前伸,保证不碰到旁边的人就行了。”

一群小同窗们按着方法做,哗地一下就散开了。

排得还挺整齐。

苏知知动作做得很熟练,很有节奏。

可是后边跟着的小同窗们刚开始练,动作笨拙,很难跟得上。

苏知知回头看一眼,无奈地开始喊起了口号:

“预备开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三二三四……”

这么一喊口号,大家的动作果然齐了很多。

柳山长和邱夫子饭后散步,走到后院来一看,见孩子们都在伸手扭腰踢腿。

得知是苏知知在带大家练功后,柳山长连连颔首:

“少年当勤修身,砺体魄。”

他没当成是江湖功法,只觉得这些动作用来给孩子们强身健体正好。

毕竟这动作看着也不难,而且还反复。

上次在良民村参观之后,他意识到要体魄强健,精神饱满,才能应世事之万变。

柳山长拍板决定:“这个好,明日让书院学子们都来,一起练。”

第91章

苏知知在书院琢磨练功的时候,黑匪山的一切依旧如火如荼地进展。

棉纺作坊的效率越来越高了。

第一批棉布生产完毕,一部分按照订单量交给吴富贵的商队卖去外地,另一部分则在白云县的布料店试水。

眼下正值深秋初冬,浔州的天气正要转凉,是大家需要布料做冬衣的时候。

棉布一上市,就卖得很火爆。

很多百姓都惊讶,棉花居然也可以纺成布,而且纺得结实又柔软,比麻布柔软舒适太多了。

价格虽然比麻布贵,但是比丝绵可便宜。

人家一打听这布是哪里产的,结果听说是黑山布。

物美价廉的黑山墨已经是读书人中很有口碑的墨锭了,这会儿再出来一个黑山布,大家听着“黑山”二字,莫名地有种信任感。

白云县里的布料店和裁缝店的掌柜们,纷纷跑到黑山食肆去,想订购更多的黑山布。

白云县下边的其他村子见棉布这么火爆,有的想着要不明年种些棉花?

可又担心棉花不好种,收成不好白费力气,还白白占了地。

而且就算种了棉花,不懂如何将棉花纺成布,也白搭。

就在这些村子犹豫之际,良民村委托宋县令放话:

“良民村长期收购棉花,其他村子若种了棉花的,都可以送去良民村或者黑山食肆。来年种棉花的,到时候收成了也可以卖过去。

若是有村子不知道该怎么种的,还可以请良民村的人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