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奶奶大概也忙昏了头,顺着就应了一句:

“知知真乖。”

话一说完,两人都一个激灵反应过来。

苏知知回头。

一老一小对望。

电光火石之间,苏知知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这段时间运气这么好。

原来是他们黑匪山的村民都埋伏进书院了!

李韶儿和李章盛走后,书院里原本后勤打杂的人员身体休养好了,回书院当值。

书院不再需要这么多临时帮工了,但独独请秋奶奶留下,因为秋奶奶做的饭实在太好吃了,受到了书院上下一致好评。

秋奶奶答应了。

只要知知还在书院,她自然愿意留下来。

回到黑匪山,不用上学的日子对苏知知来说,真是愉快又充实。

村民们收早稻、栽晚稻、打猎。

苏知知带着薛澈折豆角、摘茄子、捉蜻蜓。

伍瑛娘和秋奶奶做了好多解暑的仙草糕和绿豆汤,孔武一挑就是两大桶,送到田里给大家喝着解暑。

大家肤色都深了不少,笑起来时,一口牙倒是愈发白了。

临近六月中旬,苏知知的心情有点复杂。

想到放假结束要去书院,苏知知巴不得一天掰成三天过。

可是想到马上就到自己生辰了,苏知知的眉毛都要跳舞了。

她从六月初一就开始天天期盼地念叨。

六月二十。

村里要给她过生辰了!

第47章

苏知知每年生辰,村里都会为她庆生。

虽然她也不记得自己去年生辰具体做了什么,就记得大概吃了许多好吃的。

伍瑛娘说,今年知知生辰要做鱼羊宴。

秋奶奶说,要给知知做长寿面,一根面从头到尾绕成一碗。

花二娘说,她要做一大锅蘑菇汤,漂亮又无毒的那种。

苏知知期待万分,等到了六月二十这一日。

她收到了爹娘给她准备的新衣裳。

样式清爽简单,但衣料柔软宽松,轻薄散热,腰间一条宽边腰带,上面缝了暗扣和细带,方便挂一些小东西。

苏知知欢喜地换上新衣服:

“爹、娘,我很喜欢!”

郝仁拿出一支小巧的狼毫笔。

郝仁亲手做的,用的是山里最好的竹木,做成适合知知手掌的尺寸,笔端还刻了苏知知的名字。

苏知知拿在手里觉得轻巧玲珑,夸张地喊:

“这可比县里文房斋的笔好看多了。”

“知知识货。”

郝仁把女儿抱起来,在手里掂了掂。

挺沉的。

再大些,就抱不动了。

“知知。”薛澈这时候也来了。

苏知知从郝仁的怀抱里跳下来,朝着薛澈跑去:

“阿澈,你是来给我送生辰礼的么?”

薛澈的脸被太阳晒得有点红,像涂了脂粉的玉面小郎。

他手里拿着一个匣子,认真道:

“知知,生辰喜乐。”

“谢谢阿澈。”

苏知知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嚷嚷着自己的生辰了。

这搞得薛澈琢磨了好久,该送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