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1 / 3)

刚进暖阁就听见皇上一阵剧烈的咳嗽,陶陶忙放下茶盏,过去帮着锤了捶背,好容易缓了些才道:“今儿天寒,万岁爷身子弱,刚真不该出去的。”

皇上瞥了她一眼:“怎么不跟朕赌气了。”

陶陶嘟了嘟嘴:“陶陶哪敢跟万岁爷赌气,只是有些日子未见贵妃娘娘,便想着多说两句话儿罢了。”

皇上哼了一声:“莫在提这些不相干的,看你这丫头也是闲的,今儿朕给你派个差事,省的你这丫头闲来生事。”说着指了指案头的奏折:“你先瞧一遍儿,有要紧需急办的挑出来交给朕,也免得误了事,朕这会儿子有些困乏,先靠一会儿养养神,你挑完了再叫朕。”

说完也不等陶陶说什么,径自靠在软枕上闭了眼假寐。

陶陶愣了好一会儿,看了看假寐的皇上,又看了看案头的奏折,琢磨皇上是不是病糊涂了,这奏折可是朝政大事,自己一个小丫头看怎么想怎么不妥当。

冯六倒是听话的奴才,已经把案头的奏折拢了起来,请陶陶过去料理。

陶陶无奈只得过去在书案后坐了,拿起最上的奏折打开看了看,是济南府呈上来的请赈灾的折子,今冬连着几场大雪,压倒民宅无数,无家可归冻饿而死的灾民与日俱增,州府便开了粮仓也不过杯水车薪,这才请朝廷发放赈灾银子,以救灾民于水火,下头的批复字体异常熟悉,正是自己的夫子三爷,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竟比请赈的折子还多,哪几个县受灾,因雪灾毁坏的屋舍有多少,灾民有多少,县府里开仓赈了多少粮食,责令地方统计了报个具体的数上来等等,巨细靡遗一条条列了出来,也不嫌累得慌。

第116节

陶陶把这个折子挑出来放到一边儿,又拿起下面的折子认真看了起来。

皇上微微睁开眼往那边儿瞧了一眼,见这丫头一会儿撇嘴,一会儿瞪眼的,一会儿又忍不住偷笑,表情异常丰富,忍不住好笑,这丫头倒真是个活宝,看折子也能看的笑料百出,倒让自己好奇起来,到底什么这么好笑,想着开口道:“什么折子这么好笑,拿过来朕瞧瞧。”

第109章

陶陶愣了愣, 见皇上并未睡着,便拿了刚的折子过去, 皇上接过瞧了瞧,就是平常的折子, 没什么稀奇, 不禁道:“这有什么可乐的。”

陶陶:“陶陶笑的不是这折子,是下头三爷的批注, 万岁爷瞧上折子的大臣上的折子不过二十三个字罢了, 三爷批注的却有四十六个字,整整多了一倍, 这么多折子, 若都照着三爷的法子, 得批到何年何月啊, 陶陶是替三爷累得慌。”

皇上点点头:“老三自小便是个严谨认真的性子,把差事交给他, 朕最是放心, 只是有时却认真的过了, 朕也曾说过他,却不见有用,到如今仍是如此。”

说着看了他一眼:“你是他的弟子,该劝劝你的夫子才是,怎么倒笑他。”

陶陶:“有句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刚万岁爷也说了,三爷自打生下来就是这个性子,哪是陶陶劝两句就能改的。”

皇上:“朕倒是听说,老三颇宠你这个弟子,旁人的话许听不进去,你这丫头的话说不准能听见去几分,以后若有机会劝劝他,也不枉你们师徒的情分。”

皇上这话怎么听着有些别扭呢,虽说自己跟三爷有师徒的情份,却并未正经拜师,旁人说自己是他的弟子,也不过是笑谈,怎么万岁爷倒正儿八经的嘱咐起自己来,更何况自己如今顶着晋王侧妃的名头,论辈分该是三爷的弟妹,哪有弟妹认大伯子当夫子,如此岂不乱了。

正想着皇上挥挥手:“这回是真乏了,你去那边儿接着看吧,朕睡一会儿。”

陶陶见他闭了眼不敢吵他,轻手轻脚过去那边儿干自己的活儿,陶陶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从伺候茶饭的宫女一下子成了皇上的秘书,天天埋头案上,看大臣们递上来的折子,即便只是挑拣出要紧的需急办的折子,也是一项极大的工程。

陶陶越发觉得当皇上是个苦逼之极的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