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书南一死,书齐认祖归宗,即便仍尊王氏是嫡母,到底不是亲生儿子,书齐可还有娘呢,又闹了那么一场,书齐年纪虽小,心里也存了疙瘩,这疙瘩系上了可就解不开了,故此,书齐这个忽然蹦出来余家血脉,跟王氏一点儿干系都没有。
王氏这一辈子活的憋屈,唯一就指望儿子让她扬眉吐气,不想才十五就去了,王氏饱受打击,心里最后那点儿想头也没了,唯一就剩下吃斋念佛,以期替儿子修来世功德。
凤娣交代下去,佛堂的一切份例照着东正院供给,特意僻处小灶专门给王氏做素斋,也算仁至义尽。
转眼寒尽春来,正是人间四月,庆福堂八个铺子步入了正轨,城南的三个铺子掌柜也换了人,王家两位舅爷,前脚从冀州府走,那三个铺子的掌柜后脚跟着走了,因凤娣早有防范,出账进账的两个账房先生,都是自己特意挑了过去的,账房不配合,掌柜的也只能是个空架子,着实也给凤娣立在店门口的店规矩吓破了胆,跟着王家两位舅爷灰溜溜的走了,腾出三个铺子掌柜的空缺来。
凤娣先头本想把牛黄过去,却着实使着顺手,牛黄又是知根知底儿,一时寻不着替换他的人,就让常生去了,另外两个铺子的掌柜从伙计里挑出表现出色,业绩亮眼的升了上去,至此,八个铺子的掌柜账房都是她的人。
挑了一天,凤娣在八珍楼摆桌,请的是八个铺子里的掌柜,一共八个人,凤娣看着这八个人,倍感亲切,让牛黄斟满酒,举起来道:“这几月亏了各位,辛苦了,这杯敬各位。”说着一仰脖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