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第二天,实验室聚餐买食材的路上,兰涧感慨郑雪柔要出国读博时,崇明突然很想知道,她如果知道郑雪柔是他的“女朋友”会是什么反应。

他看到她傻愣住的表情,他也开始慌张了起来就算她终究会从别人口中得知此事,他怎么能、怎么能就这么残忍地用这种方式告诉了她。

他看到她眼神瞬间就黯淡了些,到这时他才体悟到,她对他那些模糊零星又止不住溢出来的心意,对他而言早就昭然若揭。

他的试探,是一种对她不假思索的拒绝。

他以为兰涧会就此退撤,好让他也能心无旁骛地,当好她的师兄。

两人真正开始熟悉,是兰涧读博后的第一个寒假。兰涧开始真正进入实验室,学习研究领域相关的专业技能。直到那时,她才渐次领悟出南大与华大的差别来。

华大的学术氛围,讲求个人特色,每个学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未来精英,竞争激烈纷呈,教授和历任校长大多是留欧背景;而南大推崇的是团队合作,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经常是强强联手,资源共享,毕业的学生赴美深造比例很高。崇明和郑雪柔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所谓团队合作,就是要在卡关的时候及时求助,让别人知道进度和问题出现在哪里,再合力解决。可孟兰涧大学时候养出来的臭毛病,有事不说自己埋头苦干,一周后薛享发现她看的论文都看错了方向,把崇明叫去好一顿吐槽。

崇明这才意识到,教导兰涧这位小师妹,变成了他的责任。

他从基础开始教兰涧做研究的方法,给她布置作业,偶尔还要带她去核四科放风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实验。她过年要回北栾,年关将近崇明怕她不好叫车,早上五点就起床来学校宿舍接她去机场。

送她过安检前,她频频回头看了站在原地的他好几次。不知为何,崇明觉得她恋恋不舍又极力掩饰,假装自己不带任何爱恋的眼神很纯真,很像冬令营结束要回家的小朋友,和自己的伙伴再三道别。

等他回到车上,突然收到了兰涧发来的讯息,她叮嘱他实验室冰箱里还有他昨天买了没有吃的三明治,今天十二点前过期,不吃的话也要记得在过年前丢掉。

那一刻,他真想戳穿他贪玩豁达又心思细腻的小师妹他才不要她的体贴,他也不是她的冬令营学伴他是她的师兄,她不能用那种眼神看他。

会让他想犯罪。

会像不能喝酒沾荤腥的僧佛那样破戒。

崇明已读了那条信息,还没回复就被后面的车子哔了喇叭,催他赶紧走。后来收到兰涧发来的新年快乐时,他才想起来,三明治早就在过期前就被他吃到了肚子里,他忘了告诉她。

不过,这并不重要。

寒假结束后,回到实验的兰涧有点心事重重的样子,那个时候崇明还不知道兰涧没有回家跟父母一起过年的事,他瞒着所有人把自己在钟所家收到的红包塞给了兰涧,说这个是老师留给她的新年红包。

收到红包的兰涧意外又惊喜,之后几天她又恢复了年前活蹦乱跳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朝夕相处的两人开始日益亲近,有了同门师兄妹的感觉,兰涧也渐渐不再叫他学长,而是和所有人一样“崇明、崇明”的叫他。

有时候崇明也会体会到当初在华大,听说敬老师喜欢逗兰涧时的乐趣。

她喜欢红色的纸巾盒,但他喜欢蓝色的,他总是拿蓝色的放在桌上碍她的眼。她忍了几次,问他,“那一箱纸巾还剩很多蓝色的纸巾盒吗?”

“没剩多少了,等蓝色的用完了就要补了。”

“不是还有很多红色的没有用吗?”

“红色不吉利,我们实验室都不用的。你没发现程序报错的时候字体总是会变成红色的吗?”

“啊?实验室还有这规定吗?”兰涧傻乎乎的信以为真,没再纠结过纸巾盒颜色,过两天大概是在马阅和那儿没对上口供,立马从储藏室拿了盒红色的抽纸巾回到座位上,气势汹汹地跟他对峙,“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