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巧扑了空,只有奶娘的女儿莺儿在家。宋子期只得把他们要搬到西来镇上的事和莺儿说了,让她们一家准备收拾行李。至于店铺早些时候,宋子期已经让他们盘了出去,以后只收租金了。
等惠娘回来,莺儿把宋子期的话转达了,欢喜的挽住她娘的胳膊,乐道:“娘,既然我们要跟少爷去西来镇,是不是我不用嫁给隔壁镖局那小子了。”
惠娘脸色难看得吓人,她没听见女儿的话,只喃喃:“这怎么可能?少爷没有继承家业,而是被挤出了宋家。”
莺儿见娘没听见她的话,有些不虞,她甩开她娘的胳膊,冲她说道:“继承家业不都是宋老爷说了算嘛,孝字当头,他想让小儿子继承,少爷也没置疑的余地啊。”
”好一个‘孝’字啊。"作者有话要说:0_ob汗,口口的发现,竟然没有求番外的,额州象也确实没啥好写的,那我就省了吧。
第七十三章 风波
晚饭的时候,一家人谁也没心思吃饭。莺儿眼珠子骨碌碌的转,一会看看她娘、一会看看她爹。听了要和宋子期去西来镇的消息,惠娘夫妇不约而同地变了脸色。
莺儿觉得十分奇怪,她娘不是早盼着要回少爷身边去吗,这下得偿所愿,还能避开当初赶走他们的云氏,不挺好的。但两人神色莫测,莺儿只能在心里偷偷的想一想,不敢问出口。
“不行,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我得去找少爷。”惠娘搁下筷子,觉得心里那股气憋着让她难受极了。
“娘,我跟你一块去。”莺儿眼前一亮,说道。
洪兴瞪了女儿一样,低喝道:“你好生在家呆着,都要嫁人的大姑娘了,别整天瞎胡闹。”
“哦。”莺儿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的噤声了。她爹一向和和气气的,还没对她凶过呢。
洪兴叹了口气,转头对自己婆娘说:“你找少爷有什么用?那是养大他的爹娘,他能反驳了去?唾沫星子能淹死他。”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惠娘急了,“你倒是想个法子出来呀。”
洪兴琢磨着他们夫妻俩肯定办不成这件事,遂道:“今儿天色不早了,赶明儿我雇辆车,咱们去隔壁镇上找老管家说这事,他定会有办法。”
翌日,车马行刚刚开门就迎来了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妻。男人利落的挥着鞭子,动作颇为熟练。马不停蹄的赶到西来镇上的青吟巷,他们没歇口气,下了车就去巷尾一座宅子叩门。
青吟巷处于镇上的老城区,这一带不算好地段,大多是祖祖辈辈都扎根在镇上的居民。房子虽然老旧,但占地广,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院子,不像繁华地段,房子都挤在一起,有院子也是小小的。比如石远和苏碧住的衔金巷就是后来修造的,要不是老将军动用了点关系,那有个小院的房子,石远还住不上。
青吟巷少有生人,早起散步的闲散老人看着洪兴夫妻俩,开始还暗自奇怪,但看到他们去巷尾的那一户,又了然了。那座宅子只有一个年老的管家和两个小厮,每天除了厨娘出外采买,几乎都是紧闭大门。好些年下来,周围邻居还没见过这户的主人家。
宅子并没有设门房,惠娘他们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人来开门。那小厮看了他们一眼,不耐烦地问:“你们是谁?”大早上的扰人清梦。
“让他们进来。”门内传来一个声音,只见穿着一身旧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老人走了过来,他双鬓微白,步子却极其稳当。“你们不在荷花镇给小少爷守着铺子,大清早的跑这来做什么?”
惠娘和洪兴看到老人,都觉得有了主心骨,他俩对视一眼,一五一十的将来意说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和你们走一趟。”
秋风送爽,菊黄蟹肥。临近中秋,有了一点闲暇时间,不少人家开办赏花吃酒的聚会。宋老爹也不免前去凑个热闹,他穿着云氏亲手给他做的新衣,提着小酒壶美哉美哉的。他倒没品出今天的蟹有多好吃,主要是高兴喝到了别人珍藏的佳酿,虽然只有一小口,也够他回味无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