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4)

苏青竹有些疑惑,这宋家公子有传言身体不太好,而且并无听说有甚本事,女儿怎么会中意宋家?要不是知道女儿素来洁身自好,他都要想歪了去。苏碧看看父亲再看看姐姐,她对宋家的印象只是个模糊的影子,现在也是完全摸不着头脑。

“爹,宋家人口简单,家境殷实。虽说是地主之家,使奴唤婢的,却没有听说家里有人有功名。女儿嫁过去,便不会有齐大非偶的尴尬。”苏凝自从考虑婚事,就暗自思量,如今说来头头是道。

“这是有理,但宋家公子身体不好……”苏青竹还是有些迟疑。

“这点就请爹放心吧,平日给爹爹看病的大夫也曾为宋公子诊断,女儿打听到,宋公子不过是有些体弱,所以偶有小病,并不严重。”还有一个隐晦的心思,苏凝未言明,这宋公子因为底子弱,在女色上因被大夫警示过,所以颇为克制,至今还未有通房之流。

早在一百多年前,大临朝开国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对于纳妾有严格的规定,任你是官居一品还是平头百姓,除非年过三十还未有子,才可纳官府认可的良妾,生下的孩子虽比不上嫡子,也是正经的良家子,这样的孩子方能名正言顺的继承家业。现在不少大户人家多有通房,即使有称呼着的是姨娘的,不过也只是主人家给的微薄体面罢了,本质身份还是通房。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是民不举官不究的,谁让贱籍的人身份低下呢,通房即使有子,却是完全没有继承权的,养大了有些刻薄的主母贴点银子随意就打发出门了。

待到姐妹两人私下做绣活,苏凝把这隐晦的心思说与苏碧听。苏碧这才连连点头,也说着这这样看来,宋公子倒是个好人选,找男人就要找这样干净的。苏凝听妹妹这样说话实在不像样忙止住她,告诫在外人面前万不能这般口无遮拦。苏碧不当回事,她只是和姐姐才这么说话,对其他人啊,绝对会把嘴闭得紧紧的,挺多心里嘀咕。姐妹两个最后说着都笑了,闹成一团。

那边姐妹两个在笑闹,这边苏青竹正在从柜子里翻找,直到从底层翻出个蓝底白花的布包。这不起眼的布包,苏青竹拿着却十分小心,放在桌上,他慢慢打开,看着眼前这个熟悉的物件,眼眶湿润,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念着一个名字,“梅娘~”。

这个物件便是苏青竹的妻子留下的脂粉奁,竟是珍稀的紫檀木所做,端是精美无比,在箱底几年后,再拿出来依旧是香气浮动,半点没有暗淡的样子。

轻轻抚摸着奁面上的花纹,妻子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苏青竹缓缓沉寂到回忆中,他脸上时喜时悲,整个人十分恍惚。

“一朝战乱,家产成空,亲人离散,流落他乡,当时我们以为世上最苦之事我们都已尝尽了,熟料才安稳不过十载竟生死离别……”

“你胆子那般小,这几年一个人害怕了吧?是为夫对不起你!待女儿出嫁了,有了依靠,我就能放心的来陪你了,你再等等我。”

“现在啊,让我们一起给女儿备嫁妆,辛苦保存下来的,攒了这么些年,就如你所说的,该有的咱一件都不能少。”

第五章 相看

李媒婆一听苏青竹有意宋公子,忙不迭就去了宋家,苏家在镇西,周围住的大多是比较富裕的庄户人家,宋家在荷花镇的镇东,离镇中心比较近。宋家主母云氏听说是苏家已经应下,竟没有再多相询的意思,十分爽快就向李媒婆约下日子相看。苏青竹身体不好,两家人就把相看的地点定在苏家小院里。

其实乡野间,家家户户的女子也是要出来帮忙做活,如果嫁得近,双方父母都是认识的,相看这点就省下了,农忙时期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稍稍空闲才会有工夫迎亲,这娶亲之事往往不像那些侯门显贵、大户人家相亲、定亲还要筹备几年方正式成婚,多有简化,毕竟肚子都填不饱了谁有心思去做其他。苏家本身不种地,与做地主的宋家平日没有接触,这才有相亲一说。

宋家父母这日俱穿着细棉布衫,身形也都略有富态,站一起很有夫妻相。正式相谈,苏青竹首先看宋家父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