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3)

苏碧首先看了大妹的工具,她摇摇头,这针一看就不合格,肯定是挑了货郎那里最次的,绣针应挑选有细长尖锐的针尖,椭圆形的针鼻,针体一定要光滑。苏凝技艺高超绣花针就各色各样,苏碧还见过她有一种极细的羊毛针。

大妹篓子里的布料也是东拼西凑五颜六色的,一整块的稍微大点的碎布都没有。所幸苏凝以前刺绣的工具并没有全部拿走,苏碧挑了点出来赠与她,并嘱咐她下次货郎来了她可以自己买点绣线什么的。

苏碧没教别的,先教为针法基础的齐针,给大妹画出小花瓣小叶子的轮廓,让她自己先练习,能把这个绣得平整均匀了再谈其他。现今的绣花技艺并不像苏碧想象中的都是自家自学,乡下的姑娘先不论,镇上的小姑娘到了年岁就会被娘亲送到绣楼去学习,等略大了才会根据自身条件学些其他东西,比如学厨学琴之类的。所以绣活花样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民间流传的也是花样百出,只不过并不像那些习得诗书的大家闺秀所构思的分外有意境罢了。

“二姑娘,你绣活那么好,怎么没见你给姑爷做个荷包香囊之类的东西啊?”大妹问道,倒把苏碧问愣住了,石远长期在军队,在那穿的都是统一发的衣服,他穿不惯繁琐的衣服,回到家也多半是一身劲装。她可想象不到在上面套个香囊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苏碧回道:“你姑爷又用不上,你怎么想到问这个?”

大妹理所当然地说:“戏文里不都是这么写的吗?要送郎君亲手做的信物。你给姑爷做了他肯定高兴。”从她有限的几次看的戏文里,里面都是这么演的。

“是吗?”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她以前怎么从来没想到过呢,苏碧忍不住自我怀疑起来,难道大妹木木呆呆的其实比她懂情趣?

“恩,当然啦。”大妹用力点头。

苏碧意动了,她面上不显淡淡地说:“做一个也不妨,我本来就要教你,也可以给你示范一下。”

等大妹粗略的做出了荷包的样子,也该到了做晚饭的时间,苏碧对她说,下次继续教她,她喜滋滋的应了,把东西一收,去厨房的路上还欢快的忍不住蹦跶了一下。

大妹简简单单真容易满足,苏碧看她高兴也跟着笑,这才是知足者常乐,以前她整天闲得想东想西,烦恼反而多了去。

石远这次得了假不用着急赶回去,时间相对充裕,苏青竹身体又不大好的样子,苏碧就想干脆在娘家住个十天半个月的。苏青竹听了女儿的打算笑呵呵的说,快过年了她一个出嫁女儿不能在娘家呆久了,还是住上个两三天后就和石远回去吧。

苏碧只得应了,这两天她没干别的,就陪苏青竹看看书,等他休息的时候就串串门子,教教大妹,日子很是悠哉,唯一的小烦恼就是狗子见了她就问着她要糖……

等苏碧和石远家去的时候,估计最不舍的不是早有心理准备的苏青竹,反而是大妹了,她的绣活不过跟苏碧学了几针,私心里还想让苏碧多教教她,但是她根本没有任何立场去说什么,只好眼巴巴的看着人走了。

“这么舍不得,过段时间让你到碧儿家去伺候她去。”苏青竹看大妹的样子笑道。

她还要照顾老爷,怎么可能跟着二姑娘走?大妹只当苏青竹取笑她,低着头没说话。

回了西来镇,石远第一时间去雇车的地方还了车,他当时没说要雇几天,租得久了终归不好,且马车的租金本就比牛车贵上许多,再拖下去可不便宜,快过年了花销本就大。

苏碧先提着小包东西回了巷子,她特意左右看了看,不少人家已经把那显眼的辟邪物从门口取了下来,大约是因为快过年了整条巷子挂着这些东西不好看,也或许是风头已经过去了,人们就没那么怕了。

进门前苏碧望了望巷尾,阴天没什么光线那里幽深幽深的只隐约看得到一个轮廓,她叹了口气,如真有来生,但愿林二娘投个好人家吧。

一段时间没住人,屋里已经薄薄的积了一层灰了,苏碧先去升了炉子,把热水烧上,开始打扫,擦洗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