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的,我收拾的时候可小心了。”大妹道,她唯恐摔坏了东西,弄得时候都是小心翼翼。
“那就好,你也要记得回门的时候不能失礼于人,见了姑爷要有礼貌。”苏青竹一心觉得自己不能一直给女儿做靠山,也只能在这些琐事上尽尽心了。
“我都记着老爷说的话呢,您是读书人,我都照您说的做,肯定不会出错了。”大妹觉得没有读书人不知道的事儿了。
苏青竹呵呵笑,并没有回答,这憨实的乡下丫头,对读书人抱持着一份敬畏,又哪里知道,书海无涯,越读书便越认识到自身浅薄,谁人能无错?
“老爷,这明个两位姑娘就要回门了,我是不是还要多准备些吃食?”大妹数着姑娘出嫁第二天了,老爷心里肯定不好受,也盼着姑娘回门,不然不会这样一个劲问这问那的,她唯恐自己办事不周到,还是问了苏青竹。
“你到了养鸡的人家买只鸡炖汤,再买些鸡蛋蒸鸡蛋羹,还有腊肉也切了炒,他们两个丫头爱吃。”苏青竹想了想也觉得只有平时那些菜色不够好,一句句嘱咐了。
大妹一个劲点头表示记下了。她扶了苏青竹回屋,正要退下,忽然想到还差了酒啊,又把头伸回去问:“老爷,那要不要买些水酒回来?”
苏青竹看大妹傻里傻气还一脸认真,倒被这个丫头逗笑了,他说:“酒不用了,院里埋着桂花酒呢,就等她们自己回来挖。”
“哦,我记着了,酒让姑娘回来自己挖。”大妹点点头,这才退了出去。
大妹没察觉苏青竹被她弄得哭笑不得,她关好了里屋的门,就去隔壁找张婆子向她打听附近谁家鸡养得好了。实在是大妹每日守着苏青竹,不敢离远了,她人又安静,除了去苏家后面的一小畦菜地打整打整,连门都没怎么出,对村里的情形不熟悉。
这块菜地,苏凝她们不会种,以前都是给几个大钱托同村的农人帮着打理的,大妹觉得自己在家里的活轻省,她闲不住,也不让苏家再使钱了,自己接过手来。这样一来,张婆子对她倒很是欣赏,说她是个实在人,两人也能说上话。
张婆子一听大妹打听这事,她想也没想就说桂花家了,鸡养得好,瘟鸡都没出过,而且谁家都没她家养的多,鸡蛋去她家买准没错。
大妹又问了桂花家怎么去,然后她谢过张婆子,也没歇口气就找去了,这该做的事情没做,她一直惦记着也做不好其他的事情。
桂花是认识大妹的,去找苏碧的时候,她俩照过面还说了几句话。听她说要买鸡和鸡蛋,她让大妹进了屋,就去喊她娘了。
桂花见了她娘就扯着她娘的袖子央求道:“娘,鸡咱算钱,鸡蛋就算是送的,好不好?”上次她娘都松口了一篮子鸡蛋,这次不过几个,也会应吧?
一把把她推开,桂花娘柳眉倒竖就骂道:“说你是败家娘儿你还不服气,你当老娘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上次送了一篮子还没送够?”
“我,我只是……因为碧丫她……”桂花见她娘发火,人就萎了,低头绞着衣角,嘴里吞吞吐吐的,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桂花娘见女儿这个样子更来气了,她自己是个厉害,村里就没怕过谁,她男人也不是个软的,谁知道生个女儿娇娇弱弱,简直上不来台面!
“你个死丫头,回头再说你。”桂花娘狠狠的瞪了女儿一眼,出去卖东西了。
桂花眼巴巴的看着,桂花娘没手软,该怎么算钱怎么算的,她收了钱,大妹提着东西就告辞了,实在是桂花娘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寒碜人。
桂花本来想让大妹帮忙给苏碧递话儿,还没开口,大妹就走了,她人怯弱却还是有脾气的,当下也不理她娘了,绷着一张脸,自己拿了扫帚扫院子。
“我说你还撒气了!?你送再多鸡蛋有什么用?平时和人走得再近又怎么样?你能跟那苏家小娘们一样嫁给地主家?还是能嫁给镇上那当官的?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出身,和她们一个天一个地的?”桂花娘垫着钱数了一遍,回头见胆小的女儿敢给自己脸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