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些路全部修缮完成, 来岭北的商队只?会更多。
晏小?鱼和严少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都觉得开路菜作坊的时机已经成熟。
鱼跃阁生意火热,他?们攒够了银子,用来开路菜作坊的地儿都买好了。只?等制路菜的器具搭建好, 人手就位,这路菜作坊便能开张。
鱼跃阁交给付云岚和何秋花打理,晏小?鱼和严少成两人都投入到路菜作坊筹备之中。
一个?负责盯着匠人搭建工坊设施, 另一个?去?牙行?买人、去?采买原料,两人都忙得团团转。
一回生二?回熟,有开食肆和点心铺的经验在前,即便这路菜作坊有些不同,但也没难住他?们。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
八月中旬,晏小?鱼他?们的路菜作坊正?式开工,严少煊上任后的第一场秋收,也到了尾声。
岭北是大楚北方为数不多的几个?能种水稻的城池之一,种出来的稻米品质相当不错,乌家能有今日,便是靠粮食生意打下的根基。
劝课农桑是县官职责所在,严少煊十分重视,来岭北之前,便依着前朝那位赫赫有名的工部尚书留下的札记,钻研过岭北农业的特点,以及可以改良的地方。
上任后,他?时常去?田间走动,亲自体?会农桑活计。连带着手下的农官也格外上心,帮着农户们解决了不少农耕上的难题。
今年严少煊先是逼得乌家将他?们占去?的官田全部吐出来,后头又想法子,帮田地被地主富绅占据的农户,讨回了大半的田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秋收,岭北的农户乐开了花儿,严少煊也十分欣慰。
田地大丰收,岭北今年的田税定是不用愁了。
县衙的官差们去?各乡镇收田税时,看到的是与去?年截然不同的场景。
百姓们喜笑颜开,提前备好了税银,见到官差也不像从前那样惶恐。
“天?老爷发善心,今年地里收成不错,交完田税、丁税剩的银钱,我们一家子半年的花用是够了!”
“哪是天?老爷发善心,分明是县太?爷体?恤咱们这些泥腿子!若不是官府给咱们借粮种、借耕牛,还找了那地种得好的庄稼人来给咱们传经验,咱们的田地哪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那是!俺们一家子都念着县太?爷的好!”
“哎,从前哪儿能想到还有这样的好日子啊!往年秋收一过,咱们巴巴地把粮食挑到城里,求着人家收,人家挑三捡四不说,还趁机压价!今年路修好了,粮商自个?儿来村里收粮,粮价还涨了!”
“……”
农户们乐呵呵地交流着秋收后的所见所闻,却不知,城外的官道上,他?们卖出的粮食,已经被商队押送着往别的县城去?了。
这些商队正?是县衙扶持的几个?商户组的商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这回乌家才没能趁着秋收低价收粮。
原先乌家伙同官府,一个?逼着农户卖粮交税,另一个?趁机压价收粮,再高?价卖到京都和附近没法儿种水稻的地方。
官商勾结,靠着农户们用血汗浇灌出来的稻米,吃得肠肥脑满。
今年秋收,乌家下头的几个?粮行?照旧气定神闲地等着农户们将最好的稻米送来给他?们挑选,可惜一直没等到人。
秋收彻底结束后又过了十来日,收到的稻谷还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乌家粮行?的管事全都傻眼了。
可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已经于事无补。
*
时间一晃而过,眨眼间又到了年关。
去?年年节时打雪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今年又到了采买年货的日子。
今年晏小?月怀孕,晏小?鱼和严少成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严少煊的几桩政事也颇见成效,家里喜事不断,办起年货来,比去?年更加大方。
岭北的普通百姓也是如此。
今年先是官府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