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豆腐可不是豆子一磨就能做出来的,原先好些人自个儿试过,没一个做出来的,他们可别是被人忽悠了?”

“钱家是芳姐儿的婆家呢,晏二他们是不是原先没分家的时候,跟芳姐儿学的?”

“怎么可能?!晏老大要是这么大方,他们也不用分家了。”

“是真是假,过几日就知道了,咱们就瞧着吧,看看鱼哥儿能不能折腾出豆腐来……”

因为提到了晏永芳和晏兴盛,众人的话头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晏家。

晏家这回夏收着实闹了些笑话。

事情的起因是晏兴盛用一日五十文的价钱在村里雇了两个汉子帮他们割稻子。

农忙时节,这个价钱不算高,那两个汉子也是想着去他家干活儿离家近才应下的,没想到干了半日就有些受不了了。

晏家人看惯了晏小月那样的大力士,见那两个汉子半日只割了一亩田,便觉得太慢了,见他们挑回去的稻谷只将将装满两个箩筐,又觉得太少了……

总之是怎么看怎么不满意,觉得人家拿了银子干活儿却没使力,心里不舒服。

下午发工钱时,晏老爷子不高兴地嘀咕了几句,结果被人听见了,那两个汉子累了一天,自觉已经尽力了,被这样指摘,没忍住辩解了几句,后头话赶话便吵起来了。

第二日,两人都不肯来了,晏家要临时找人又找不到,只好自己下地了。

最开始是陶翠青做饭,晏兴盛父子和晏老爷子下田割稻子,可这爷孙三人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着实有些受不住。

后头晏老爷子不干了,他自个儿留在家里做饭,让陶翠青下地。陶翠青娘家在镇上,她就没割过稻子,哪里会干这活儿,下田没多久就把自己割伤了。

她原就心气高,不爱干农活儿,这下哪里还忍得下去?

不过这妇人精明,也不直接说自己不爱干,就说手割伤了没法儿干活儿了,让晏兴盛父子多担待些。

于是后头几日,都是晏兴盛父子苦哈哈地在地里干活儿。

这两人干得怨声载道,回家一看,他们挑回去的稻谷都没人晒,晏老爷子说腰疼,陶翠青说手疼,一家人为此闹得鸡飞狗跳。

实在没法儿,后头耕田插秧都是加了钱请村里人干的,这下也不敢挑人家的毛病了。

既是请的村里人,这事儿肯定是瞒不住的。晏家风光了好些年,还是第一回这么狼狈,事情传出来后,不少人在背地里看笑话。

晏小鱼也从何婶和柳条那儿听说了,晏兴盛一家原先那样欺负原身和何秋花她们,现在得了报应,晏小鱼自然是拍手称快。

不过他那会忙着田里的活儿,也没怎么将这事儿放在心上,没想到后头这火还能烧到他身上。

第19章 第 19 章 那得是什么身份?!……

做豆腐的大豆需要浸泡四个时辰,当日晚上,晏小鱼便将豆子泡上了。

家里种了一亩大豆,不是多好的地儿,尽管何秋花母女打理得仔细,这回夏收也只收了一百多斤豆子。

因是第一回试做,只泡了半斤,大楚的一斤等于十六两,半斤干豆子约莫能做两三斤石膏豆腐,具体看手艺,也看成品豆腐的含水量。

村里人吃不起肉,五文钱一块的豆腐便是补身子的好东西。晏小鱼说他在地府学了制豆腐的手艺,晏兴茂他们是格外惊喜。

豆子泡上后,一家人都满心期待地等着。

翌日一早起来,晏小鱼着手制豆腐,另外三人也眼巴巴地凑过去瞧。

晏小鱼将大豆里杂质和烂豆子挑出来,沥干水分备用,又将石磨仔细清洗了两遍,才开始磨豆子。

磨豆子是个力气活儿,他磨了一会儿,晏小月和何秋花提出帮忙,就连晏兴茂也有些跃跃欲试,不过怕他再伤着腿,晏小鱼只给他分配了加水的活计。

母子三人干活儿都不惜力,不到两刻钟,半斤豆子便磨好了。

磨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