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可是带了一批粮食来的……
如今只看离县怎么样,可不管怎么样,只怕是也够不上什么饿殍遍野的话了。
毕竟莱阳府素来富庶,并不是什么苦寒地方。
他是习惯了一有灾情就向朝廷求援,但是这回,哪想着陛下叫太子来了呢?
不管众人如何想,都在这里吃了些。
衙门里能吃什么,虽然谢弼也尽量叫人预备了,但是总归也就是一般的食物。
下午众人就去堤坝边看,果然这里的堤坝看得出是花了时间跟功夫的,内外两层。
看得出水位最高的时候也漫过去了。
被洪水淹过的地方都是有痕迹的。
舒乘风边走边问,例如淹死人了没有,灾民安顿在哪里之类的。
听谢弼一一道来,也死了几十口人。
有的是家里房子倒塌砸死的,有的是淹死的。
也有的是修筑堤坝时候掉进去就没找到的。
但是没有人是饿死的。
而这是夏天,也没有人是冻死的,倒是有病死的几个,但是都不是什么疫病。就是正赶上生病,又受伤或者淋雨就没了的。
商县有粥棚,给老迈和年幼之人安顿的。壮年人都要筑堤。
筑堤就给吃的。
还有临时安顿的房屋住处之类的,所以基本上算是控制住了。
就算是汛期还没结束,但是后头显然也不会出太大的问题了。
这一说,商县基本上已经能做到自己解决了。
舒乘风看了几眼周刺史,似笑非笑:“看来,饿殍遍野的,该是离县吧?”
谢弼一愣,想说什么来着,又及时住口。
他虽然是地方上做了这么些年的知县,也知道京城里的事。
虽说天高皇帝远,但是毕竟当年在京城的时候也不是没听过宫中皇子的争斗。
这周刺史是宫里周敬妃娘娘的族兄还是知道的。
周敬妃娘娘是有两个皇子的。
而周刺史周崇光的为人……,不能说多差吧,但是也不算什么端方君子。
哪一年受灾后,不跟朝廷要粮食?
当然了,要粮食没错,可他是把一分也哭成十分。
灾区真的能见多少呢?多出来的去哪里了?
今年想必是没想到太子来了。一时间没预备罢了。
他又哪里知道,其实周家是派了人送信的,可惜路上就被太子的人截住了。势必不能叫周家的人先通知了周崇光。
直到太子出了越州后一天,才通知了莱阳府,可也来不及叫他预备什么了。
至于眼下,离县的灾情,谢弼心里有数,既然商县没大问题,离县也不会太严重的。
两个县离的很近,他也有数。
但是并没有多言。他人微言轻,并不会多管闲事。
第132章 百口莫辩
周刺史这会子十分的尴尬:“臣心急如焚,只说灾情,便十分慌张。百姓不曾受苦就是万幸。谢知县十分能干,受灾至今还没几日,就这般有调理。回头本官上折子,定要好好表彰于你。”
这话就是说本来很严重,但是谢弼能干……
舒乘风不置可否,当地情况差不多知道了,就要回城了。
毕竟,他可以亲自来看,不介意堤岸边的泥泞,但是并不想住在这里。
身为天潢贵胄,他自然是挑剔的。
回到了莱阳府,已经是天黑了。
周刺史上前:“臣在城中酒楼,预备了酒菜,如今时辰不早,殿下还未进晚膳,不如去用一些?”
“今日就不必了,孤也累了。周刺史辛苦,明日便休息一日,后日再去离县。”舒乘风笑道。
他是太子,并不是别的什么人,所以周崇光也不敢强求。
回到别院里,舒乘风更衣后,就去了雁南归那。
雁南归可没等他,吃了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