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驰:“人手不必太多,三五十人即可,当然是越早越好。”

魏国公点点头,当日便带徐云驰进宫面圣。

幸好户部尚书邓景荣也是皇上的人,虽然户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百般阻挠,魏国公仍然从户部拿到了二十五万两银票。加上皇上的私库拿了七万,徐家暂时补贴十三万,凑一起勉强也够了。

等粮食、冬衣、药材果真运送进京之后,再跟户部要银子结尾款那就由不得他们不给了。

徐云驰领了此差事,协阳侯、晋宝侯、吏部左侍郎云大人等老牌勋贵、旧臣无不冷笑,冷眼旁观。

魏国公怕不是老糊涂了吧?

真以为他们徐家还能一直好运吗?得意忘形,那就让他们狠狠栽倒。

关侯爷目露凶光,动了杀心。

谁也没想到,皇上会下旨命晋宝侯世子袁溯协同徐云驰夫妻一起办此差事。

这当然是一开始柳采春两口子就和袁溯商量好了的。

袁溯一听这提议就立刻答应了。

他当然乐意跟着办差立功,那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了,气死他那个爹和继母。

那两口子成天想要谋算掉他的世子之位,门儿都没有。

他自己不是很在乎爵位,但祖母在乎,祖母还活着的时候替他守住了爵位,他没道理拱手相让。

料到倘若此事晋宝侯事先得知定会百般阻挠,所以徐云驰干脆请皇上下旨。

袁溯接了圣旨当时就以差事要紧为由跑到徐家去了,声称要赶紧做准备,根本没给渣爹半点细问的机会。

晋宝侯气的要死,暴跳如雷偏偏毫无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便浩浩荡荡的出城了。

双方分成两拨,柳采春和徐云驰去岭南,袁溯带人去山东。

岭南一带不受战争影响,这几年都风调雨顺,且绝大部分地方一年两熟,想要购买足够的稻谷不难,棉花、药材也有。

当运输完全不存在问题的时候,即便卖家零散且量小,那也无妨。

出城第一天晚上,柳采春、徐云驰这一队二十来人便化整为零,全数分散成了三四人小队,尽量隐藏行踪,每一队去往不同的地方,嗯,先去摸底,除此之外什么都不需要做,等柳采春他们到了再做。

柳采春和徐云驰二人一组,乔装改扮,早已无声无息隐入了城镇之间。

协阳侯那些人什么做不出来?徐云驰自然不会等着他们来抓。

柳采春的空间里除了活物一切应有尽有,哪怕在山中赶路,都不需要担心饮食问题。

协阳侯的人当天就把他们给跟丢了......

袁溯那边自知没有本事隐藏,干脆大大方方赶路,他那边主要负责麦子,其他有最好,没有也无妨,同样,他只需要收集卖家消息就好,量大量小都可。

积少成多嘛。

第424章 不可能

袁溯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记录下来那么多零散的商户,量不够一家一家的购买岂不是很麻烦吗?时间上肯定来不及的呀。

毕竟现在时间就已经很紧了,他们得保证在一个月之内必须有一大批物资运送入金陵城。

但柳采春、徐云驰都这么交代,袁溯就算有再多疑惑也只好听从了。

不能理解那就不理解好了,反正听他们的也不会出错。

协阳侯等派出去的人手虽然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柳采春、徐云驰的踪影,但丝毫没有担心。

他们将人手化整为零了,真是可笑至极!

他们手里能用的人手本就不多,再如此一来,根本不可能成事儿。

协阳侯等幸灾乐祸,已经在等着如何落井下石了。

他们万万想不到,柳采春和徐云驰的收购之路非常顺利。

粮食、棉花、药材,短短八日跑了八个城市,收购任务基本完成。

柳采春还没告诉徐云驰,她空间里本来就有上万石粮食、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