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这事儿,大家陆陆续续都散了。
安婶子和鲁大娘留下来帮忙收拾盘碗洗碗,大柱也帮扫地。
安婶子向柳采春笑道:“我家小鸡仔孵出来了,二十只,个个都长得好,毛绒蓬松松的,我让母鸡带了三天,也没那么娇嫩了,叫起来也响亮了,等会儿拿给你?”
柳采春点点头:“好,等会我上婶子家要去,二十只养大又是老大一群。”
想吃就杀一只,多好。
“成!”安婶子笑呵呵的,大柱编的东西也卖了总共有个二十多文钱了,正好分一半给柳采春。
说到养鸡仔,鲁大娘笑道:“柳四奶家的猪崽过两天也能卖了,我打算也去捉一只养着,养到明年这个时候也能卖几个钱。”
养猪光吃野菜、菜叶子也难养大,总要搭配一些米糠才成,不然不长肉。靠着卖蘑菇和竹笋鲁大娘家攒了三两多差不多四两银子。柳采春又说以后还会收别的东西,他们家人口多,又都勤快,保准还能挣一些。
鲁大娘便也打算买一头猪,舂米的米糠也不用再卖掉换钱,可以留着喂猪,不够还能买点儿米糠,到时候卖猪也能挣点。
安婶子笑道:“那咱一块儿去,我也想抓一头呢。”
柳采春忙道:“柳四奶家有猪崽卖吗?姑,咱也抓两头吧。”
安婶子好笑:“柳大姑不是赶了两头回来,你们还要抓两头,那就是四头了。四头猪吃的可多呢。”
柳采春摆摆手,“那不要紧。”
她有空间,可以趁着这时节野菜肥嫩多多的储存猪草。
她还有灵泉,半滴灵泉水兑两桶水浇园,青菜白菜萝卜的生长速度就能加倍,喂猪的东西是不缺的。
至于米糠,她当然买得起。
柳大姑便笑道:“你要是觉得能养,那咱就抓,多养两头也好。”
卖起来的时候那都是钱啊。
安婶子和鲁大娘便没再说什么,跟柳大姑约好到时候大家一起去。
柳四奶家这一窝小猪仔十八头,她家自己要留一头,只卖十七头,虽然不便宜,一斤十文,一头猪崽在八斤到十斤左右,但因为数量少,还有隔壁村的也会有人家来买,到时候要眼疾手快的抢呢。
第46章 出发去省城
柳采春去安婶子家拿小鸡仔,柳大姑也一起去。
柳采春勇竹篾随意编织了一个直径半米多、高六十多公分的竹筐,筐子里垫了好几层干爽的稻草,小鸡仔还太嫩,买回来了得装在筐子里养十天半月。
姑侄俩抱着竹筐过去,安婶子将那天性护崽的母鸡一瞅眼冷不丁抓住给关了起来,娇嫩嫩的小鸡仔哪儿是成年人的对手?很快就全军覆没统统被抓住了放进筐子里。
焦躁尖叫的小鸡仔们吵成一团。
不过没关系,等回去了,喂点儿米粒,很快就好了。
两文钱一只,柳采春数了四十文给安婶子。
安婶子先前是要说一文钱一只卖给她的,柳采春当然不肯。
安婶子接了四十文钱,又数了十四文给她,笑得骄傲:“我家大柱编的筐子篮子都卖出去啦,说好的钱分你一半。”
安婶子顺口说起来,柳大姑才知道侄女会编织的东西多得很,居然还收了柱子这么个徒弟。
对,尽管柳采春认为不是,但安婶子、柳大姑都认为柱子就是她徒弟,柱子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柳采春说不通,也就随他们了。
收了十四文钱,柳大姑抱着竹筐小鸡仔,姑侄俩回家。
柳大姑心头大定,有十几亩地,有这么一门手艺,还有那能存储东西的宝贝,柳大姑越想越觉得这日子有奔头。
傍晚是这一阶段最后一天收购菌子和笋子,加起来大概有个两千五六百斤。
村里人都挺舍不得的,毕竟这几天大家是真的都体验到了赚钱的快乐。
虽然一天比一天跑得地方远,但钱是实实在在进了口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