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柳里正家的二儿媳白氏,因为柳泉在柳采春那当了管事,她的丈夫柳盛却没能去,白氏觉得不公平,在家里作天作地的闹,叫里正媳妇狠狠教训了一顿。
她娘家爹娘和独苗弟弟上门借粮的时候,里正媳妇给了半口袋三十来斤大米,白氏却嫌不够,还要再添,又装了十来斤故意当着婆婆的面拎了出来,把她爹娘给高兴坏了。
里正媳妇气得够呛,又不好当着亲家的面要回来,只好作罢。
等白家人一走,里正媳妇忍无可忍骂了她一番。
“就这一回,再有下回,一粒米也没了,你要是敢背着我们偷偷给,那便滚回你娘家去,别再回来了!”
白氏不敢顶嘴,心里更加怨愤。
那是她爹娘、是她亲弟弟,她不管谁管?她们姐妹三个底下就那么一个弟弟,是白家的独苗苗,姐妹三个谁不是尽心尽力的帮衬弟弟?她的条件最好,她多帮一把怎么啦?
家里又不是没有粮食揭不开锅,既然有余粮,为什么就不能帮啦?
难道要她眼睁睁的看着爹娘和独苗弟弟饿死吗?
那她不成了白家的罪人?
里正媳妇看都懒得再看她一眼。
儿子自己看中的儿媳妇,有什么好?要是她来挑她才不要那样的人家,又懒又馋的一家子,烂泥一滩,谁家稀罕这样的亲家。
白氏要是听话那就算了,再敢乱来,别怪她不客气。
杨三婶带着小儿子杨顺发也跑到柳三奶家来借粮了。
杨顺德不事生产,不歉收的话他们家倒也不缺吃的,毕竟原本就有点儿家底的,否则也供不起他念书。
但一歉收,税粮还一点不少的上缴,这日子就一天比一天拮据起来了。
尤其是他们一开始还根本没当回事儿,丝毫没有未雨绸缪,总觉得朝廷肯定会管,朝廷的赈灾粮一下来,杨顺德可是秀才呢,短了谁的也短不了他的。
第254章 借粮
没想到......
希望落了空。
不加节制的坐吃山空,好了,还没过年呢,粮食快见底了。
眼看着余粮勉强只够吃个把月了,杨三婶和杨顺德杨顺发也慌了,开始到处借粮。
母子一开始自信满满,用杨顺德的话说:“我可是秀才公,平日里这些人想巴结我还巴结不上呢,现在我给他们机会巴结,那是他们的福气!他们要是不懂珍惜,那不是太傻啦?”
杨三婶也笑得得意:“那可不是!等我儿将来发达了,他们也跟着沾光!这种送上门来的好机会,他们除非傻才不要呢。”
结果现实再次给了他们狠狠一击。
眼下的难关都没过去了,谁还等的了以后?
水洼里的鱼只盼着能靠着这一点点水续命活着,想那千里之外的大海有什么用?
杨三婶接连碰壁,气得够呛。
“一个个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的,等我儿出息了,谁也别想沾半点儿便宜。”
“叫你们眼皮子浅!”
杨三婶没办法,只好把主意打到杨小燕婆家身上。
杨顺德自诩读书人,清高又体面,这种求人的事情她当然不会去做。
他只会吃饭。
杨三婶只好带着小儿子杨顺发去了。
白洋村距离柳湾村不算近,修建围墙后他们也是头一回来,跟别村人一样,都被惊到了。
一个村连围墙都被修建得这么好,内里肯定不差。
临近柳湾村时,又看到无数人在开荒,那热闹场景又把杨三婶母子俩给惊到了。
杨三婶羡慕咋舌:“这是......谁家这么大手笔?买了这么多荒地开荒呢!这得多少银子啊!”
杨顺发也好羡慕:“多半是城里来的有钱老爷或者哪家乡绅呗。”
“哎,说的也是,等你哥出息了,咱家也能有那么多银子,买多多的田地。”
杨三婶忍不住八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