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就有人上门问柳大姑收不收药草,柳大姑哪儿能收啊?柳采春收了放空间里,能保鲜保存着,她收了放哪儿去?
存不住啊。
哪怕心里边再同情也只能狠狠心推说自己不懂、没法收,等采春回来再说。
采春这一回来,大家伙儿碰见,能不着急问吗?
能早半天进山、能多赚一个铜板是一个啊。
柳采春点点头:“随便吧,反正他们找来了我就收。”
收了不会吃亏。
但还是那样,仅限本村。
别的村的事儿,她就没那么多兴趣多管了。
若是敞开了收,人一多,心眼子也多,麻烦问题多的是,她可不想从中调和,太费劲,烦都烦死了。
并不是每个村都有个明事理管得住村民们的柳里正。
里正伯向着她,族老们也都向着她,所以她收购东西一直很顺利,没人敢动歪心眼儿自作聪明从中捣鬼。可若是别村搅合进来,那就不好说了。
说不定别村的里正为了他们自个村,合起伙来一块捣鬼呢。
她倒也不是不能分辨,但太麻烦。
她干嘛费那个劲?
柳大姑撇撇嘴,又说道:“还有个事儿呢,大江说了个媳妇儿,柳家那边,正在闹聘礼的事儿呢。啧啧,真没想到啊,大江闷声不响的,也会发脾气,跟田氏闹了起来,气得你爹拿棍子一边骂一边撵着他揍,父子俩一个逃一个追在村子里跑了好几圈,惹得大伙儿都笑话呢......”
柳采春幸灾乐祸“扑哧”笑了,追问柳大姑:“还有这种事?后来呢?后来怎么样啦?”
多说点,她爱听。
原来柳大江也是敢于反抗田氏的啊,损了他自个的利益,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苦衷”了。
活该被追着打。
当然,渣爹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柳大姑也幸灾乐祸笑:“谁知道呢,聘礼的事儿似乎还没闹清楚,女方是郑家村的,听说要的聘礼高......”
第111章 柳大江找了媳妇
据柳大姑说,那郑家狮子大张口要六两银子作聘礼,说他们家姑娘是在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跟前做过管事大丫鬟的,学的一身的高门大户的本事,最擅长持家理事,嫁到谁家保管就能带动谁家发达起来。要不是大户人家小姐要远嫁,她舍不下爹娘,这才回了家里,是要跟着小姐陪嫁的。
这样有眼界、有本事的姑娘,要个五两银子的聘礼过分吗?
况且......他们本来根本就没看上柳家,人家姑娘不小心在山上崴了脚,本来只是想请恰巧经过的柳大江帮忙上她家里报个信,谁知道柳大江二话不说强行非要把人背下山,偏偏路上还叫人看见了,人家姑娘不嫁给他还能嫁给谁?
他既然干了这么过分的事儿,难道不应该负责吗?
这是认定了占了人家姑娘便宜、人家不得不嫁他,所以故意卡人家聘礼是吧?要不要脸、讲不讲理啊?
郑家那边坚持要五两银子,田氏气急败坏只肯给二两,谁也不肯退让,这不就闹得不可开交?
柳采春听得直乐,“田氏那抠门精,哪儿舍得为柳大江花五两银子?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差不多,也不知道柳大江能折腾出什么来呢。”
柳大姑笑叹:“可不是呢!村里如今都在说这个。”
不管怎么样,反正田氏是出了名了。
后娘不就这样?
赶路超累的,说了一会儿,柳采春便回房间午睡去了。初七去屋后山上转了转,看看地里的东西长势如何。
傍晚,不少勤快的人家真的找了好些药草来卖。
半天时间虽然找到的并不会太多,二三十斤、一二十斤是有的,好歹也能挣几十文钱。
大家十分珍惜的攥着钱回家去,琢磨着攒几天赶紧进城买粮。
四五十文放在以前那可值钱了,现在想想涨到了七文一斤的大米、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