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2)

你如今当官几年了?”

她没得到回答,就兀自又说着。

“让我来算算你的岁数啊,我三十二年前进来的,那个时候你娘也不大,后来多少年有的你呢,九年?不对不对,难道是八年……?”

晏殊看着在自己面前用手指头查数的老太太,感觉眼圈有些热。

老太太自己也许不知道,她根本就不是太久不记清,而是得了老年痴呆,看她查数时都有些颤抖的手就看得出来。

看不得她再这么思考下去,晏殊吸了口气说道:“考了今年的探花,被陛下敕封正六品侍读,明天上任,今天就进来了。”

“也别……别算我年龄,我直接告诉你,我今年二十二岁,呈凰二十六年中秋节卯时出生的。”

这点事她在文相府的时候,祖父闲聊的时候对她说的,日子也好记,她就记住了。

晏荀听她说完话,忽然没了声音,皱着眉,好像在思考什么似的,半晌才眨了一下眼睛。

她的确忘记了一些自认为无关紧要的事,并且也不打算想起来,不过她却不想忘掉眼前这孩子,想在有生之年一直把她记得。

“再和我多说几遍好不好?说一遍我怕我记不住。”

“好。”

晏殊重复了很多遍,等到她说都记住了的时候才停下来。

“孩子,老太太觉得你年轻,不一定会在这呆多久,你呀总是要入朝为官的,我这有些心得要讲给你听。”

听她说这话,晏殊眯起眼睛开玩笑道:“你都被抓进来三十多年了,可见你的心得不行啊,万一我学会之后刚出去就又回来了呢。”

知道她是开玩笑,晏荀一点都不恼,她随意挠了挠头,便说道:“再回来岂不是更好?还能进来陪陪我呢!”

“年轻人,你想事情太片面,你不该想一想,老太太我为何进来三十多年,还依旧好好的吗?你见谁进这天牢能像我一样住这么久?”

她思路清奇,说出的话不无道理,晏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打算继续听她说下去。

“这为官之道首要的就是不要太孤傲,要有朋友,要懂得权衡利弊,若是性子太直太烈,不光办不成事,还会遭到打压。”

“你想啊,如果为了一时得失,倔强到最后,小不忍则乱大谋,只能把自己搭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