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涨红着脸的女儿退了两步,一脸讪笑,“宋知青,看你说的,我刚刚就是嘴快,不不,是我胡说的”说着打了一下自己的嘴,“看我这嘴,该打,宋知青你大人大量,别跟我计较,我人蠢嘴笨不会说话,是我不对,我先走了,就当我没来过。”
吴翠莲拉着女儿落荒而逃,就怕跑得慢了被宋芸抓住,要真闹到大队长面前,不管是大队长还是村里人,肯定都会站在宋芸那一边,她绝对讨不着好,还是算了,反正那军官已经结婚了,说什么都没用。
张红梅没料到,她从头到尾都没来得及说一句话,人就被宋芸给吓跑了,难怪宋芸能在这种偏远山村里过得这么好,人家除了有本事,性子也立得住,根本无人敢欺。
这下子,她算是彻底放心了,有宋芸照看着,丽芬肯定不会被人欺负了去。
“原本我还担心丽芬到这边来会不好过,还要拖累你,现在我是真的一点都不担心了。”张红梅笑着说。
宋芸拿起水壶往外走,“青河村这时候还是好过,最难过的时候是冬天,我听说这边特别冷,一开始下雪就会连着下很多天的大雪,封山封路的,别说出村,就是出家门都困难。要是粮食没储备够,或是柴火没存够,冬天是很难熬过去的。听说每年都有老人没熬过寒冬,随便一点感冒都有可能要了人命。”
张红梅听得心惊,也想起当初她给宋芸办下乡时看过的数据,确实这边的下乡知青死伤率很高,大多都发生在寒冬。她那时还不太理解,怎么一个冬天能病死那么多人呢,生了病怎么不去医院呢?
现在她才知道,这边冬天的条件比她想象中艰苦的多,试想猫冬几个月,那得储备多少粮食和木柴才能够?大雪封山封路,有病也求不到医,小病熬成大病,又没有亲人在身边悉心照料,可以想象到后果。
张红梅忙看向儿子,“文兵,这两天你可得多帮你妹妹砍些柴回来,明天咱们去镇上看看,把粮票凑一下,给你妹妹多存点粮食。”
杨文兵立即应声,“行,一会进山我就去砍柴。”
宋芸看着丽芬笑了笑,真心为她高兴,能有这样全心爱护她的父母,是天大的福份。
宋芸带着张红梅他们进山,没去她和子奕常去的那片林子,而是去了今天村里人集体都去的栗子林打板栗。
为了打板栗,出门时宋芸拿上了之前就准备好的竹竿子,这也是芳芳告诉她的,包着板栗的外壳满是尖刺,没人爬树摘,都是用竹竿敲,敲下来后在地上捡,回去后再剥出来,壳晒干可以烧。
今天他们人多,到时让力气大的杨文兵负责打板栗,子奕和丽芬负责捡,她和张姨就在边上直接剥,板栗壳不要,只带板栗回去,这样能节约空间,带更多的板栗下山,不然就他们这些背篓麻袋的,没一会就能装满,太浪费时间空间。
后来村里有来得人多的人家见宋芸这样弄,也跟着这样分工,果然效率提高了不少。人来得少的人没办法,除了眼红还能怎么办。
张红梅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板栗,一片栗子林,入眼全是板栗,难怪全村人都来打板栗,却没有发生争抢打斗的事,实在是没功夫没必要,他们七晚八晚的来,都能找到没人占着的栗子树。
她兴奋得不行,这么多板栗,随便摘随便捡,只要带下山就是自己的,不花一分钱,太爽了。
可惜这爽没有持续太久,剥板栗并不是轻松活,尤其她从没干过重活的人,没一会就到处不舒服,手疼腰疼背也疼。
果然山里资源多,也得有本事才能弄到手,就她这样的废物,给她一片栗子林,她又能带多少回去。
杨文兵把旁边两棵树能打的板栗都打了,毛刺球堆成了小山,杨丽芬和子奕也加入了剥板栗的行列,杨文兵放下竹竿就开始东看西看,心里痒的不行,进了山总得搞点野味回去吧,可他刚刚已经观察过一阵子了,一只野鸡野兔都没有。
第94章 打猎比不过小孩
宋芸看出杨文兵的心思,笑道:“子奕你陪杨大哥去打猎吧,不要去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