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凭老太太的身形,这棉被不可能这么鼓鼓囊囊,棉被底下估计不止老太太,还有些别的东西。

这老太太演技挺好的,可惜骗不过一个医生的眼睛,因为她演不出病人脸上的病态模样,尤其还是一个每月去三次医院的病重老人,根本不像,老太太气色好得很呢。

牛车渐渐走远,宋芸捂着肚子,不紧不慢的跟在牛车后头回村。

她记得陈大东家就在村口附近,回知青点的路也可以往陈大东家门口过。

计算着时间,宋芸慢慢走近了陈大东家院门外,牛车被陈大东直接赶进了院里,车上已经没有了老太太的踪影,被子掀开,露出里头用布包着的东西,看不清具体模样,但依形状看,也能猜出个一二三来。

这时陈大东又从屋里折返回来搬东西,宋芸刚好走过去,陈大东没发现宋芸,他搬东西前警惕的四下张望,确定没人看到他这边,才从牛车上搬了东西迅速回屋。

此时的宋芸已经可以确定大桥村的陈平三和陈大东绝对有问题,和偷窃走私国家文物这事脱不开关系。

不过她也清楚,这两人应该只是负责转运藏匿的,从沪市博物馆仓库偷窃文物的另有其人,将这些文物先散落到山村里,等时机成熟,再将东西收回去,集中出海。

想要找到陈大东的上线,就要等他下一次带老娘去县城的时候了。

宋芸回到知青点,看时间还早,就去厨房煮了一锅米饭,总不能天天吃挂面。

米饭焖上锅,她又拿出一个盆发面,打算蒸点馒头。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她都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几天不吃馒头就有点难受。

南方这边的馒头味道和她自己做的北方口味不同,她不喜欢在外头买馒头吃,还是喜欢自己做。

她打算一次多做点,存进储物格,想吃就拿一个出来吃,反正现在自己一个人住,也不怕被谁发现。

米饭也是,她一次煮了一锅,大约可以吃七八次,到时都存进储物格,想吃就拿一份出来,随便炒点菜或做蛋炒饭吃都可以。

天气热,面发的很快,米饭焖好收进储物格后,她立即开始蒸馒头,趁着知青点的人都还没回来,她蒸好后就都收了起来,洗好锅具,收拾完厨房,就出去捡柴了。

等宋芸捡了两捆柴带回来时,知青点的知青们都回来了,做饭的做饭,洗衣的洗衣,闲聊的闲聊,还是很热闹的。

梁玉杭见宋芸捡回来两捆柴,面露惊讶,“宋知青,你一个人去捡柴了?”

宋芸点头,“嗯,去那边的山里捡的,有人在那边砍过树,柴挺多的。”

梁玉杭眼里满是赞赏之色,同样都是新来的知青,徐凤英就没有这样的觉悟,直接混在她们这些老知青锅里吃喝,从来不问每天吃的菜是哪来的?每天烧火用的柴又是哪来的,喊她去捡柴时还推三推四的,干活不积极,吃饭第一名。

徐凤英看见宋芸提了两捆柴回来,撇了撇嘴,小声嘀咕,“装模作样,呸。”

梁玉杭就在徐凤英边上,正好听见徐凤英的嘀咕,实在没忍住,“徐知青,明天轮你和夏知青一起捡柴,记得早点去。”

徐凤英一听要去捡柴,老大不乐意,“我看柴棚里的柴不是挺多吗?刚刚宋知青又捡了两捆柴回来,用不着这么着急去捡吧?”

梁玉杭一脸不赞同,“你知不知道每天做饭烧水要消耗多少柴?那些柴也就看着多,用起来快得很,而且是每天都去捡才能保持到这些存量,要是等用完了再去捡,再碰上下雨天,那大家伙都别吃饭了。”

徐凤英见梁玉杭这义正辞严的模样,又见其他人也没人帮她腔,心知这事没得商量,立即又换了笑脸,“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那些柴可以用很久呢,是我不懂,现在我知道了,明天我会多捡些回来。”

梁玉杭的脸色好看了些,点了点头,转身回屋了。

六月二十日

宋芸再次跟大队长请假,依然是脸色发白虚弱无力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