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师长正在写文件,抬眼看了年轻男人一眼,淡淡问:“见到人了?”

年轻男人摇头,“没有,隔壁的说她去市里了。”男人走近两步,朝许师长问:“她会不会拿着那些票去黑市了?”

许师长放下笔,抬头看着桌前的男人,冷声问:“你调查过吗?什么事都没搞清楚,凭一封没头没尾的举报信就开始臆断了?你以前在京市军区时,接到举报信就是这样处理事情的?”

年轻男人立即站直身体肃了脸,“是我失言,下次不会了。”

许师长见他认错态度不错,也就没继续追究他的不当言论,淡淡道:“这事究竟如何,不能只听一方或两方之言,你得多去查问,说不定会得到一个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许师长也不确定宋芸搞那么多文具票做什么,但他相信宋芸的品性,她绝对不会搞投机倒把的事,她没那么蠢,在这种时候做自毁前途的事。

年轻男人离开了许师长的办公室,重新回到家属院,开始走访调查。

几乎问遍整个家属院,只要参与过这事的,都说宋芸是用票或东西跟他们换的文具票,不存在买卖。而没参与过这件事的,都是道听途说,说什么的都有,一团乱麻。

依他的经验,宋芸应该是没有跟人买票,只是换票。

但这只能证明她没有倒买,不能证明她没有倒卖。

只是人现在不在,也不知去了哪里,只能等她回来再说。

有人用过这种橡皮擦吗?

另一头,宋芸到了市里,先去了最大的供销社,蜡笔是有货的,五分钱一盒,但存货不多,一共就十几盒,她要了十盒,留几盒给别人,其余,像作业本,铅笔,文具盒,橡皮擦尺子这些,存货也都不多,她都各要了一些,没全部买走,反正她还打算去别的供销社,市里可不止一家供销社,仅她知道的就有四家,还有百货商店,今天既然来了,就得去看看。

第228章 臆断判案

这种文具盒有人用过吗?我小时候就是用这种,铁皮的。

连续跑了几家供销社后,她一共买了三十盒蜡笔,一百支铅笔,一百本作业本,二十个文具盒,尺子二十套,橡皮一百个,总共三十块钱。

我小时候用的也是这种蜡笔,盒子比这个大一些。

买完这些,她手里就只剩下十块钱的文具票,都给换成小孩子爱看的连环画和故事书,也算丰富一下课余生活。

原本打算买完东西就直接寄走的,可她突然想到吴老离开前给她的那个大包,包里装着不少麦乳精和奶粉,正好可以一起寄回去给爸妈和齐老莫老他们吃。

于是宋芸提着一包文具回了家属院。

她把文具放在堂屋,进屋里拿出吴老之前给她的大包,刚拉开拉链,就听院门被敲响,“宋医生在家吗?”

是个男人的声音。

宋芸怕是来求医的,只能放下东西,赶紧去开门。

门打开,院门口站着个面容冷肃的年轻男人,一身军装,身姿笔挺,气势很足。

宋芸问:“你找我有事?”

郑文博见到宋芸也是一愣,他看过宋芸的资料,不到十九,京市人,去年从京市到黑省青河村插队,不久后考了行医资格证,成了青河村的赤脚医生,后因齐墨南的推荐,和许师长的力保,才从山村赤脚医生,一跃成为军区医生。

他以为自己会看到一张精于算计的脸。

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张脸,年轻,明艳动人,眼神清澈,气质脱俗。

“这位同志,你找我什么事?”宋芸见男人盯着自己不说话,微微蹙眉,又问一遍。

郑文博回神,略有些尴尬,但很好的掩饰住了,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语气冷硬的道:“我是纪律部副部长郑文博,方便进去说话吗?”

宋芸点头,侧身让出空间。

郑文博走进院里,径直去了堂屋。

宋芸虚掩上院门也跟了进去。

郑文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