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甚么样的人家?”
苏静瑶脸上一红,嗔道:“三姐姐,你不厚道,竟来打趣人家。”
苏静姗笑道:“这里就咱们姐妹二人,有甚么不能说的?”
苏静瑶垂了头,羞答答地道:“我没二姐姐那样大的心,能寻个和咱们家差不多的人家就心满意足了。”
“甚么叫和咱们家差不多的人家?”苏静姗一愣。
苏静瑶道:“就是前面有个铺子,后面有几间房。若是我自己有了铺子,一定起早贪黑,用心经营,只要自己能当家作主,这日子也就好过了。”她说着说着,见苏静姗还是愣愣的,以为她不赞同自己的观念,忙急急地道:“三姐姐,你别看就一个铺子,其实赚的钱也不算太少,不然爹爹也不能靠一个铺子养活我们全家八口人虽说咱们家一共有三个铺子,但其实另外两个早就快倒了,爹就是为了撑住那两个,挪东墙补西墙,才使得这边店里月月亏空。若是换作我,一定不这样,就安安心心守住一个店,把它开好就够了。”
她说完,又压低了声音道:“三姐姐,你别看我们几个穷得要死,太太天天为伙食费犯愁,其实万姨娘手里捏的钱多着呢,足够咱们天天吃肉,所以啊,铺子少,铺子小都不怕,关键是要自己当家作主,若我嫁个有铺子的人,一定能过得好!”
她一番话说完,却见苏静姗只看着她嘻嘻地笑,她不明所以,还以为是自己话讲多了,惹来苏静姗笑话,连忙把头又垂了下去,声如蚊呐地喃喃道:“三姐姐,你笑甚么呢?”
苏静姗笑道:“我笑你说的这样的人家,咱们眼前怎么就正好有一个呢?”
苏静瑶迷迷糊糊地抬头看她,苏静姗还是笑:“隔壁王秀才,可不就前头有个铺子,后面有个院子,而且我听说他无父无母,只要有人嫁过去,就是能当家作主的。”
苏静瑶这下是真羞红了脸,怎么也不敢抬头了,但说话却更急了,道:“三姐姐,你休要胡说,人家是来向二姐姐提亲的,再说……再说我也瞧不上他……”
“你为甚么瞧不上他?”苏静姗问道。
为甚么瞧不上?还不是因为他穷。可听苏静姗跟苏静初分析过那一段,苏静瑶的想法就有些变了,不然刚才也不会说出那一番话来。因此这时被苏静姗直直地问着,她就有些答不上来。是呀,她一个商户庶女,凭甚么瞧不上王秀才?人家好歹有功名,有房子,配她绰绰有余,就算美貌的苏静初嫁给他,都是高攀了。
苏静瑶越想越觉得王秀才不错,但只可惜人家看上的是苏静初,她想也是白想,就不由得神色黯然。
苏静姗看在眼里,不禁埋怨自己心直口快,忘了这是古代,不是甚么话都能说出口的,赶忙出声安慰她道:“家里有铺子又有院子的人多着呢,也不在王秀才一个,你且放宽心,说不准到时爹给你寻的人家比他这还好呢。”
“比他还好?怎么可能……我是甚么身份……”苏静瑶却不知在想甚么,喃喃自语着。
苏静姗见之担心,愈发自责自己不该提这茬,但又不知该如何劝她,只好寻了些别的话来讲,好歹哄得她露了些笑脸,这才舒了口气。
中午,乔姨娘来叫她们去吃饭,苏静瑶丢开绢花,同她一起先走了,苏静姗欲跟上去,却见她正同乔姨娘咬耳朵,明显在讲不想让人听见的悄悄话,便停下了脚步,故意落后几步,等她们进了厅堂才跟进去。
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
厅堂当中,已经摆好了饭桌,桌上正中一盘雪白雪白,热气腾腾的撑腰糕,乔姨娘立在计氏身后,殷勤地夹了块糕给她,道:“太太,快趁热吃一块,二月二,龙抬头,吃了这撑腰糕,腰不疼腿不酸。”
“是,是,是。”万姨娘也夹了块撑腰糕给计氏,道,“吃了撑腰糕,割麦、莳秧、挑担,甚么农活都难不倒。”
乔姨娘马上反驳道:“万姨娘,你这是甚么话,太太既然来了城里,自然是再也不回去了,又怎会做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