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国人应该都很难忘记。

“不错,准确的说,是十九年前,以荆州为中心,樊城,巴蜀等十几城全部遭遇百年难遇的蝗灾。

朝廷派了当时的二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圣上前去赈灾,你大哥跟随。

哦,对了,宁儿的外祖就是荆州,我记得桑……你父亲带着你娘也随着去了。”

桑宁:“……”

她外祖就在荆州!!!!

仔细在脑子里一搜索,还真是!

尼玛,知道霍长安那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他说很快,意思是很快摆脱罪人身份,可以去荆州?

桑宁抬头望天,不去看他。

爱咋想咋想,反正她就是桑凝儿。

“我也记得!”里长颤巍巍开口了。

“我记得那两年凉州这边一粒米都买不到!”

“别说凉州了,就是京城都吃不到好米,稻米被卖到天价,与人参并肩。”老夫人说。

因为荆州一带,是稻米产量最高的地方,那边几乎全部殃及,两年都没恢复过来。

里长惊恐的看着那蝗虫,问霍宝鸿:“你说当时的蝗虫,就是这一种?”

“对,没错!一模一样!翅长,黑斑,头圆,齿利,吐黑水。那边的方志,全部记载了这种蝗虫的可怕性。”

“那么远,能飞到咱凉州来吗?”

“荆州到巴蜀也千里路,那边山林屏障更多,都相继遭殃,你觉得飞不到凉州来吗?”霍宝鸿反问。

只要经历过那场蝗灾的,都不敢再回忆。

如果这蝗虫又在荆州发现,那边的人,就算庄稼只有一成,也会毫不犹豫的收割!

第一卷:默认

第164章 生八个儿子

“何况,蝗虫不会一下子这么多,一定是一年年累积的,前年量少,产卵,去年再多些,暖冬,今年就形成了一定数量。

干旱时日已久,肯定不止凉州有,所以……”

他怕又是一场连环巨灾!

桑宁不得不说,霍宝鸿对蝗灾比她了解的要多。

或许,事情比她想象的更严重。

里长和村民白了脸。

刚才还打定主意坚决不收割的人,此刻全动摇了。

“蝗灾,蝗灾很可怕啊!”

不知什么时候,刘老爹也来了。

“你们凉州人只听过,没见过,不知道那蝗虫的可怕,人若站在庄稼地,能把人给埋起来,天都是黑的……”

这一点,刘老爹又比霍宝鸿知道的多了。

霍宝鸿只见过蝗灾后的悲惨景象,却没有看到蝗虫飞来时的样子。

总之,两人的说法一结合,再加上回来报信的村民说,徐家,时家,陆家……都开始收割庄稼了。

里长和一堆村民不再犹豫,回家拿上镰刀,收割去了。

不仅村里人收,村里人又告诉他们的亲戚。

有人信,有人不信,有人跑到县衙,郡守府去询问。

白义和荣昆跑去田里一看,还真不少人开始收粮了。

“这霍家人胆子真大,竟然鼓动百姓,他们是想干什么?”

荣昆暗暗心想,莫非还真能翻身,所以有恃无恐?

这谋逆罪还能翻身的,本朝从未有过呀!

不,也有。

不过那是彻底翻身,直接造反。

霍家人只剩下女人孩子残废,那也没资本造反哪!

白义沉着脸来到徐五德田旁边。

“徐五德,现在收割损那么多粮,你是怎么舍得的?”

平时征点粮跟要他命似的,现在怎么这么大方了!

徐五德心里早疼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