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尝尝你之前说的胖仔米线。”他话锋一转,不再伤风悲秋。

这是化悲痛为食欲了吗?

真的是……呵,男人!

“有机会吧,现在没空。”

隐隐约约,外面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还有由远及近的叫喊。

徐五德面色一变。

“街道不允许纵马,这一定是……边城来的急报!”

莫非又要开战了?

他急忙起身,跑到门口。

桑宁也跑出去。

只见一人一马,朝这边飞奔而来。

马上的人一路高喊:“降雨啦”

“阳关降雨啦”

“陇城降雨啦”

降雨啦!

不是敌袭,是降雨,降雨啊!

“降雨了!老天爷终于开眼了!阳关,陇城……很快会轮到凉州……”

徐五德一扫疲郁,兴奋的声音都变了腔调:“太好了!我那百亩庄稼,到秋收至少还能增收二成!

老天开眼!老天爷开眼哪!”

而此时的街道上,很多百姓听到来使的喊声,已经开始跪地祈天了。

第一卷:默认

第145章 有人碰瓷

三年了!整整第三个年头!

也许南部地区,每年多少还会有降雨。

但西部和北部,那真的三年未曾见过大雨,零星的几个雨滴,湿不了地下三寸。

百姓们真的,已经等的太久了。

“雨神,请您快到凉州来吧!”

“雨逢初一头,云彩往西走,凉州下大雨,雷公莫急来……”

所谓先雷后雨必小雨,先雨后雷必大雨。

百姓这是渴盼降一场大暴雨呢!

“阳关,陇城,距咱们凉州不过三百里,从来一衣带水,那边既然已经降雨,这边肯定很快会降!”徐五德见桑宁脸上没什么表情,于是跟她解释。

桑宁又想到了那些蝗虫。

听到此言就问:“去年冬天凉州冷不冷?”

“去年冬天?”徐五德依旧笑容满面,仰着头细瞅着晴朗的天空。

好像瞅着就会乌云密布似的。

“你知道的,凉州那么久没降雨,天气自然干燥,去岁倒是难得的一个暖冬,这对百姓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的一件好事,要不然还不知冻死多少。”

暖冬,干旱,降雨,蝗灾,条件越来越足了。

“再问你一下,凉州城以前有没有发生过蝗灾?”

“蝗灾,蝗……”徐五德一下子敛了笑,莫名的看向桑宁。

不甚浓密的眉毛扭曲起来。

“你问这个干什么?”

“随便聊聊。”

“没有,据我,我爹,我爷爷三辈人的经验告诉你,凉州城不会发生蝗灾。”徐五德神情颇为严肃。

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说的,晦气。

他以前出去跑商,曾经听同伴讲过,蝗灾一场,三年无粮。

对百姓造成的损害不是一般的大。

这已经人鬼不分的熬了三年了,谁还能再熬三年?

就是他们这些有存粮的商户都熬不住的。

见桑宁没说话,徐五德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