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她扔的竹篓砸中了脑袋,疼得“嘶”了一声,却并没有生气,反而看着刘小丫脑后那两根摇晃着的羊角辫微红了脸。
刘旗以为找到了同道中人,凑过来两眼放光地问道:“景兄,你也读过书吗?”
梁帝一家在刘家村的化名就是景姓,所以太子对外都说自己名叫景治。
见他点头,刘旗更加兴奋了:“那你都读过什么书?先生当初在学堂教过我们千字文,还读过前朝一些大诗人的诗文集和四书五经的摘选,可惜都没来得及讲完。哦对了,还有《周易》!”
太子想了想,回答道:“《说文解字》、《文苑英华》、《五经正义》、《昭鉴录》……”
他一口气说了二十来本还没停下,刘旗受不了了,忙道:“停停停停,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他不无羡慕地看着太子,叹气道:“真好啊,能读这么多书。你是城里人吧?”
太子撇撇嘴:“有什么好的,天天就是念书背书写文章,无聊死了。”
在来的路上刘旗跟他讲过采茶的要诀,什么“一芽一叶”,听得太子聚精会神,生怕漏了一个字,比梁帝亲自教他都还认真。
“你们两个,磨磨蹭蹭什么呢?”刘小丫扭头看到他们两个居然还在摸鱼,顿时勃然大怒,也顾不上要在喜欢的人面前装矜持了,三步并两步跑过来,瞪着眼睛数落太子道,“是你自己说让我们带你上山采茶的,那就给我好好干活,不要偷懒!你读书再厉害,能靠念把茶叶变到篓子里吗?”
太子老实道:“不能。”
“那就不要闲聊,干活!”刘小丫仰着下巴道。
她身上洋溢着一种太子从未见过的勃勃生机,虽然刘小丫的长相并没有多漂亮,但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却像是只小鹿似的撞进了他的心,噗通噗通的。
等她走远后,刘旗压低声音道:“你没事吧?刘小丫的性格比较野,你别在意啊,她也不是生你气。”
“没生气,”太子望着她的背影,喃喃道,“我就喜欢野的。”
刘旗:???
这也导致了虽然那天采茶下山回来,太子浑身酸疼地在床上躺了一天一夜,但在回皇宫的马车上,依然无比坚定地希望下次有机会再来。
皇后一眼就看出了儿子的不对劲,她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很喜欢刘小丫这个活泼的姑娘。
但她知道,他们不合适。
山间的野花,不适合栽种在名贵的花盆里,它最美的地方就是在它绽放的土地上。
“等你回去之后,就要让太傅给你加课了,”她半阖着眼睛,双手优雅地交叠在膝上,用一句话便轻描淡写地击碎了儿子的幻想,“陛下,您说是不是?”
梁帝顶着儿子天塌了一样的绝望目光,非常没有立场地点头附和道:“你母后说得对。”
下次来刘家村,还是他带着皇后两人偷偷来吧,有臭小子在还是太碍事了。
景星阑:巧了,我也是这么想的。
终于送走了这三尊大佛,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接下来就能够清闲了,事实上,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乔镜他们解决
镜书坊把全大梁城的盗版书商,都告到了官府。
第167章
镜书坊既然有胆气把大梁城内各大盗版书商告上官府,自然是有倚仗的。
就和梁帝那天发现的一样,这些书商最善于投机倒把,明明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小心思,但真当对簿公堂时,一个个嘴却比煮熟的鸭子还要硬。
这个说天底下没有作品名称雷同就算抄袭的道理,还倒打一耙,指责镜书坊仗势欺人,蛮不讲理;那个理直气壮地宣称他们只是“借鉴”了一些晏河清的灵感,全文没有一句话是一模一样的,凭什么叫抄?不仅如此,还搬出了很多前人化用古诗句的例子来给自己站台,忽悠的自己都快信了。
堂上负责此案的审理官被一屋子人吵得脑瓜都突突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