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乔镜仍是一脸茫然,文春秋叹了一口气:“算了,我就问你一句话吧。接下来,你还会继续写作吗?”

乔镜点点头。

“无论发生什么?”

“无论发生什么。”

文春秋苍老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他走到乔镜面前,伸手帮这个年轻人整理了一下领口,然后轻拍了一下他的胸口,既像是单纯在帮忙掸去灰尘,又宛如一种郑重其事的传承。

他道:“这就足够了。去吧,还有人在等你呢。”

*

那天从学校回来后,乔镜就一直在思考一件事。

就连文校长这样睿智又包容的老人,竟然也会支持激进派废除汉字全面西化的思想,那如今社会上会出现如此之多崇洋媚外的人,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遭受到巨大冲击时,人总是会下意识地否定过去,国家也是一样。

尽管知道就算没有自己,将来也总会有有识之士站出来反对这一思想,但乔镜每每听到相关论调,心中总是会冒起一股无名火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敬重的长辈也是其中之一时。

所以,关于新文,他打算写一本,能让国人找回脊梁的小说。

这么说可能有些太拔高自己了,如果放到现代,其实就是一本展现华夏大地各民族文化风貌的纪实文学。只是在这个物资匮乏、交通不便利的时代,绝大多数人们都是足不出户的,就算是曾经留过洋的留学生,在这片土地上,也大多只能看到它的贫瘠、愚昧和落后。

但是这些批判的东西乔镜已经写过了,暂时不想再写同样的题材。他只是想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其实这个国家还有大好河山,还有和西方文明完全不同的丰富文化,以及,并不是所有传统都是封建残余,完全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的。

虽然在现代时,乔镜很少出门,但他却非常喜欢看那些关于环游世界的自传。

尤其是某位姓唐的旅行家,他的足迹遍布三川五岳,从克什米尔高原到东非大裂谷,从狮身人面像到玛雅金字塔,他几乎踏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并通过自己的画笔,将每一座建筑都完整地描摹在了自己的速写本上,后来还在国际上举办了画展。

但真正让乔镜佩服的,还是这位旅行家回国后的一系列举动。

民族文化、山川河流、美食习俗……他的视频就像是一首首诗歌,用镜头记录下了无数华夏民间的风俗习惯社火、傩戏、花鼓舞、火龙钢花,等等等等。

他似乎还对各种建筑园林情有独钟,拍摄了上千张关于客家土楼、陕北窑洞,苏州园林等不同风格地区的传统民俗建筑照片。因此在写作之余,乔镜经常会看他的微博找找灵感,有时他甚至会觉得,就仿佛自己也跟着环游了一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