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3)

甜筒就该闹着找妈妈了,阿昧得去抱他,哄他睡觉。

等到甜筒睡着,送去外婆房里,阿昧已经是双眼朦胧,揉着眼睛去洗个澡,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梦也不敢做,因为第二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可不敢耽误休息的时间去做梦……

总嫌一天24小时太少,恨不得再多几倍才够用,虽然太忙碌,但阿昧还是会竭尽所能挤出时间来,每天码够3K字的,如果万一哪天字数不 够,也请大家多多包涵。当然,只要有机会,哪怕只多一点点的时间,阿昧也会把它用到码字上,争取哪天能码出一章加更来,以答谢大家的 厚爱。

正文 第十章 晕倒

苏家后院的格局,同前面院子无二,一样是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计氏母女站在角门处四下一张望,见别的房间都是门窗紧闭,唯 西厢靠南边的屋子敞着门,便朝那里去。

这屋子进门一架大灶,果然就是厨房,灶前一面橱柜,上头挂着小锁;靠墙一块大案板,上头搁着蒸笼,饭甑,菜板,菜刀;两个墙角, 各有一口大缸和一只水桶;门后藏着扫帚、笤帚和簸箕。

苏静姗四下里看了看,忍不住地惊讶,她敢打赌,绝没有人见过这样“干净”的厨房――两口大缸都是空空如也,空到让人分不出哪个是 米缸,哪个是水缸;那橱柜上的锁是虚挂着,打开柜门,里头空空荡荡,除了一摞盘碗,别说新鲜肉蔬,连碗剩菜也无;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 ,灶门口居然没有柴火,连灶膛里都只有灰,没有柴。

计氏跟着也看了看,就把已经放下的食盒又提起来了,道:“兴许这不是灶间罢?咱们找错地方了?”

正疑惑,就听见门外传来一声:“太太没找错,这里就是厨房。”

计氏抬头一看,原来是乔姨娘带着苏静瑶,正往这边来。待她们进了厨房门,计氏问道:“你们是来做中饭的?”

乔姨娘苦笑:“做甚么,拿甚么做?太太也都看见了,这厨房是连只耗子都活不下去的。”

还真是连只耗子都活不下去,苏静姗忍不住笑出声来。

“怎会这样?”计氏奇怪问道。

乔姨娘道:“咱们家规矩与别家不同,除了菜蔬,米、柴和水也是一日一买的。每日早上由我去找万姨娘领一天的伙食钱,然后再一样一 样买齐。今儿厨房里甚么都没有,是因为万姨娘一大清早就去了陆家饭店,后来又去了衙门,忘了把钱。”

一早就没给今天的伙食费?计氏忙问:“那你们早饭也不曾吃?”

乔姨娘和苏静瑶齐齐摇头,计氏就感叹了一声:“可怜见的。”

苏静瑶笑道:“多亏方才三姐姐拿了松子糖过去,不然我早就饿晕了。”

她虽然笑着,说得却这般地可怜,计氏就又念了一声:“可怜见的。”她看看手里的食盒,想了想,道:“我们这里有两个人的饭菜,虽 说五个人分不够吃,但好歹填填肚子罢。”

这便是邀请她们一起吃午饭了,乔姨娘和苏静瑶喜出望外,忙一个去接计氏手里的食盒,一个去接苏静姗手里的药包。

计氏朝大灶看了一眼,为难道:“饭菜是有,却是冷了,须得热一热才好,可这里又没得柴火,怎生是好?”

乔姨娘亦为难:“担柴卖的老汉,要早上才来,这会儿就算要买,也得走上老远,何况我们又没得钱。”

计氏提议道:“不如去向邻居借一借?”

乔姨娘眼一亮,道:“太太好主意,我去问隔壁的王秀才借几根柴火。”

苏静瑶撇嘴道:“他自己家里还揭不开锅呢,哪里来的柴火。”

“凡事也不一定。”虽然苏静瑶泼冷水,乔姨娘还是出门朝隔壁去了。

几人寻了小板凳来坐下,计氏又烦恼道:“这灶间连个捣药的家伙都寻不着,难道这也要去借?”

苏静瑶忙道:“这个我们有,我们有,因我二姐三天里头倒有两天是病着的,所以我姨娘拿一根银簪子换了捣药的家生来,现下就搁在我 们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