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3)

他的语气中,不难听出有些许抱怨,苏静姗一听就生气了:“就为了你这破扇子,我千方百计为你说好话,你倒还怪上我了?”

刘士衡正要接话,却见计氏进来,便只得住了嘴,跟她打了个招呼,然后抬腿朝外走,一面走,一面叮嘱苏静姗:“扇子你留着,下回若 是她再来讨,就还给她,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苏静姗闻言一愣,敢情她刚才是做错了?若是把扇子给了碧螺,她不但不会挨训,还会得到刘士衡的重谢?

她正想着,却见计氏满面愁容,因猜想与更改定帖的事有关,连忙相问。果不其然,计氏愁的,正是与王秀才结亲的事,刚才她先是找到 当初替王秀才提亲的那个媒人,与她商量更改定帖的事,岂料那媒人却说,婚期都已是定了,还改定帖作甚么,麻烦得很――这时计氏才知道 苏留鑫早已同王秀才约定了婚期,不免又是一阵气闷。计氏执意让那媒人去隔壁同王秀才商议,那王秀才却是与媒人一个意思,认为婚期已定 ,定帖不必再改。

计氏愁容满面,道:“媒婆和王秀才都问为甚么要改定帖,你爹他们预谋的龌龊事,我怎么讲得出口,就是因为没有好的理由,所以他们 才都说不必改。”

苏静姗问道:“婚期定在几时?”

计氏一听见这个就倍觉烦恼,皱着眉头道:“你万万想不到的,你爹居然定在今年八月,只比你二哥成亲的日子晚两个月。”

事到如今,说甚么也没用了,苏静姗只得安慰计氏道:“罢了,双喜临门,他们自己闹出来的事,就由她们自己收场去罢,爹造的孽,也 轮不到我们来帮他收场。”

计氏愁的却不是这个,而是――按着一般的规矩,姊妹出嫁,都得按着顺序,不然有的人就会猜测,为甚么这家人还没嫁姐姐,就把妹妹 先给嫁了,是不是姐姐有甚么毛病?也就是说,要想顺顺利利地把苏静姗给嫁出去,她的婚期就不能迟于苏静瑶成亲的日子,也就是八月。这 样一来,时间就更显紧迫了

计氏越想越心焦,拔腿就朝外走:“不行,我得去王秀才那里催催,叫他赶紧去帮我打听打听徐秀才的为人品性。”

苏静姗大窘,连忙一把拉住她,道:“娘,你也别太性急,至少别挂在脸上,不然别人还怎么以为我嫁不出呢。”

计氏一想也是,便只得暂时将焦急心情按下,回家找苏留鑫和乔姨娘等人“算账”去了。

计氏刚走,刘士衡就从门外转了进来,一双眼睛好奇地朝苏静姗身上上下打量,口中诧异地道:“咦,原来你是嫁不出去呀,怪不得说甚 么倒贴钱送你你都不要,那是因为自己难嫁,心里嫉妒我才这样说的罢?”

“你有甚么好值得我羡慕的?”苏静姗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走去柜台取出一件新衣裳,递给他道,“这是请绣娘绣出来的新款式,本来 刚才就要拿出来给你看的,被你那把破扇子给混忘了。”

刘士衡一手接衣裳,一手指柜台上搁着的洒金扇儿,再一次地提醒苏静姗:“下回周小姐若是再来,记得把扇子还她。”

原来那位小姐姓周,苏静姗看了看洒金扇儿,决定不在这种无谓的事情上与刘士衡再作争论,转而问他:“这件新款式的衣裳可还入你的 眼?”

刘士衡展开衣裳,抖了抖,仔细打量,这是一件看似普通的春衫,但却因袖子设计成了宽大的荷叶边,而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而且本朝的 衣裳,多半没有纽扣,只在腰间束带,就算有纽扣,也只是在颈间钉一两粒作点缀而已,但这件荷叶边袖子的春衫,却上下全无一根腰带,通 身全用了纽扣,而且那纽扣,一粒一粒,全是上好的羊脂玉所雕成的莲花,一朵一朵,盛开怒放。刘士衡不得不承认,饶是他历来注重衣着, 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款式的衣裳。他心内啧啧赞叹苏静姗巧思,但开口时讲的内容,却是和衣裳风马牛不相及:“徐秀才是哪个?你母亲打听 他作甚么?”

苏静姗没料到他冷不丁地问这个,反应就慢了一拍:“甚么?”待回过神来,又有些愠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