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重伤的那只手,手背上浮现出一个数字印记,像是编号99。
他的失忆果然是人为的。
吴悠看出他的不对劲,“你怎么了?”
“别管他。”杨明冷嘲热讽,“他又开始演戏了。”
他笑了笑,挽起衬衫袖口,“游戏快开始了,反正是碰运气,大家就别纠结了。”
是吗?安无咎抬起头。
这场游戏根本不关乎运气。
而是情报……
不仅他知道这一点,他相信杨明也知道。
光是听规则,这个猜数游戏看起来好像是看谁能碰巧压中平均数的范围,但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情报与预判的战争。
如果他记忆系统的其他部分没有出现太大偏误,这个游戏是脱胎于经济学中的「选美博弈」模型②。
选平均数的过程就像是赌一场选美比赛中的获胜者,最重要的不是她是否真的是自己心中最美的,而是大多数人心里最美的那个,赌的是不是游戏本身,而是其他参赛者的心理。
杨明在钟益柔的献媚攻势下没有否认自己就职金融行业的身份,并且一直夸大运气的成分,他知道这个理论的几率至少八成。
安无咎脸上没太多表情,盯着自己面前空白的手写屏。
“最后三十秒,倒计时开始。”
“30”
他很清楚自己此刻的处境,如果杨明之前说的是真的,根据他对之前游戏的描述,似乎都不是单打独斗的类型。
如果是这样,就算自己能在热身赛获胜,取得一定的优势,在正式游戏里也会成为众矢之的。以这样的重伤,可能撑不了多久。
“29”
在赛制不明的基础上,他无法保证自己作为一个公共靶子一定能活下来。
锋芒毕露没有任何好处。
“28”
消除他人的恐惧很难。
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恐惧。
第3章 韬光养晦
没人想不明不白地死去。
安无咎此时此刻的目的和在场的所有人一样,成为游戏里的幸存者。而在这一场热身赛里,他需要做到两件事。
1、不可以获胜。
2、不动声色地促使杨明获胜。
输其实很简单,选个1或者100,必输无疑,但太扎眼,一看就是自我放弃。
这场游戏难的是输得不明显,要让杨明和其他人通过结果相信自己其实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强」。这样一来,其他人对他的恐惧和防备才能有所减轻。
稀薄的雨水落到圆桌上,裹着化工原料和泥土的气味,真实得可怕。
时间不多了。
以正向思维玩这个游戏,原本的目的是要通过分析,预判他人的结果,使自己所选择的数字更加接近所有人所选数字的均值。
那反过来呢?
他想让杨明成为最接近均值1/2的那个人,就需要预判其他人的数字和杨明可能选择的数字,最终决定自己要写哪个数。
要达成想要的结果,安无咎需要尽可能猜中每个人选数字的范围。
选项在1到100之间,假设这场游戏有足够多的理性人参赛者,多到可以忽略个人取向,那么猜得的数字会在1到100之间呈现均匀分布,则平均值在50左右,取1/2后,可选择的数字就进一步缩小,从【1,100】变成了【1,50】,选50以上的就不可能成为均值的一半。
依照概率或是中位数,大家普遍会猜中的数字则是均值50的一半,也就是25。
选取25以上的数字,获胜的几率就会大打折扣。
选择太大的数字,在心理上会造成负担,会害怕自己成为被平均掉的人,在这种心理下,选择更小一点的数才是安全牌。
但这只是第一层逻辑。
如果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且遵循这一层逻辑,选中的数字将会普遍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