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岁莞尔一笑。

“二爷形象包袱真重。”

不过她也没敢多喝水,毕竟这一路可没有茅厕。

太阳跟个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水里的鱼都热得翻起了肚皮。

下午所有人都被晒得蔫蔫的,好在陆地就在眼前,再加把劲,就熬过去了。

夕阳西斜之际,他们终于抵达梁县城郊。

岸边不曾设埋伏,众将士平安上岸。

宣提督松了口气。

回首见烛影领着纪长卿从京城带来的几十个护卫离开,不由疑惑:“他们这是?”

“有备无患。”

纪长卿回了他四个字。

宣提督便知他另有安排,没有多问,领着一众将士朝县城走去。

晚饭自然没空停下来吃,只能边走边啃干粮。

赶在日落之前抵达了城外。

大批流民聚集在城门前,看到他们,纷纷从地上爬起。

不知谁说了声“他们身上有粮食”,流民们便奔涌过来,个个凶神恶煞,仿佛要择人而噬。

这些人几乎全是青壮,不见一个老人和幼童。

脸颊也都极其饱满,绝非忍饥挨饿之人。

纪长卿扫了他们一眼,便下令:“动手。”

众将士驻步,将方才上岸时提过来的水放到地面,而后取下背上的长竹筒,放入水中,拉动竹筒末端的活塞,吸满一筒水,喷向奔涌过来的流民。

冯清岁曾见过师父教农人制作这种喷筒,给橘树喷大蒜水防虫。

此次来梁县,因考虑到梁县流民可能遭叛军策反,阻碍他们平叛,便给纪长卿说了这个主意。

空中全是加了药的水雾,流民们一时不防吸了进去,瞬间倒地。

众将士将昏迷的流民捆到一起,提起水桶,继续前进。

宣提督又一次被冯清岁的巧思震撼。

娶媳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这么聪明的脑瓜子,得生出多聪明的娃儿。”他忍不住想,“宣家若能娶这么个儿媳妇,祖坟怕是要冒七彩祥云。”

还是得试一试。

说不定他们家混小子就有这个福分,娶个天仙回家呢?

到了城门口,众将士取出钩索,正打算攻城,城门忽然“吱嘎”一声,缓缓打开。

“下官可算等到朝廷援兵了。”

一个圆头圆脑、穿着县令官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子领着十几个人快步走出。

感激涕零地看着宣提督。

“不知如何称呼将军?”

宣提督刚要答,纪长卿回了句:“你怎知我们是朝廷援兵,而非叛军?”

第220章 诡计

“叛军?!”

八字胡面露惊愕。

“河州竟出了叛军么?下官还是第一次听说。”

宣提督顿时生疑:“你们县遭洪水围困这么久,你就不曾派人联络外头?”

可千万别告诉他,梁县连一只船都找不着。

没船还没门板吗?

拆几块门板,也能撑着出去看看。

八字胡惭愧道:“我们县被淹后,下官曾多次遣人乘坐渔船前往州府所在的桃城,这些人无一例外,都一去不回,杳无音讯。”

“从我们县离开的百姓也不曾见有折返的,外头过来我们县的,一个都没有。”

“下官不知是水域太过危险,还是出了水匪或劫匪,专门打劫我们县离开的人,多次尝试失败后,只好原地留守,等候朝廷的救援。”

纪长卿面无表情:“半个月前有上百艘船过来梁县,你们都没看见?”

八字胡眼睛蓦地睁大:“半个月前有人来我们县?”

旋即一脸苦笑。

“半个月前城外来了大批流民,下官怕城内百姓受扰,封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