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裴府后,两人从车上下来,裴闵如说了被掳和获救的详细经过。

裴云湛拧眉:“未免太巧了。”

裴闵如:“什么太巧了?”

“她送了你香囊,那香囊刚巧有香丸,你用香丸留踪,她刚巧留意到了,还刚巧养了能寻踪的犬只,刚巧那些人没把你送出城,让她得以找到你。”

裴云湛淡淡道。

裴闵如:“……”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二哥:“你怀疑这场掳掠是她设计的?”

裴云湛:“巧合多了,就不是巧合。”

“你知道死了多少个人?六个!”

“那些人死得那般干脆,你怎知道他们不是装死?”

裴闵如气得半晌说不出话。

“二哥你这些年周游天下是不是净是所遇非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一个和离归家的前太子妃,有什么值得人家如此煞费苦心图谋的?!”

裴云湛眉目清冷:“你没有,裴家有。”

第167章 成见

裴氏兴起至今已有千载,出过无数文臣武将,单是宰相,便有二十四个。

一度入仕平均品级三品。

称得上代代朱紫满朝,世世剑履上殿。

世家乃至皇室都以和裴氏联姻为荣。

本朝虽锋芒稍弱,然千年门荫仍在,仍是文人士子眼中的“天下第一门第”。

裴闵如知晓自家门第显赫,但仍觉二哥想法荒谬。

“不是人人都把裴氏放在眼里,想要千方百计攀附的。”

她回道。

当初她不欲伺候太子,找冯清岁要抑情香,冯清岁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

冯清岁若真想攀龙附凤,把她的心思直接告诉太子,岂非比帮她对付太子好得多?

可冯清岁并没有这么做。

而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制了抑情香给她。

若非此事事关重大,泄露出去会给她和冯清岁带来灭顶之灾,她真想把这事告诉她二哥。

好把他脑子里的偏见给洗刷干净。

“冯夫人的恩情我自会报答,没让二哥你或裴氏还恩,二哥尽管放心。”

裴氏虽奉行“诗书传家”,不仅让男儿修习经史子集,也让女子饱读诗书,让裴氏女的才学为人所称颂。

但无非也是为了让裴氏女更好地相夫教子,博取贤良之名。

若有人胆敢离经叛道,只会无情镇压。

她开设清泉书院一事,族中并不认同,觉得她就算要教书,也该教世家贵女,不该自降身价,和庶民混在一起。

好在母亲支持她,竭力说服父亲,才允她如此行事。

但也要她保证,不得滥用裴氏名头。

她从始至终没想过要借裴氏名声,在课上绝口不提裴氏闺训。

有不少奔着裴氏闺训而来的富家千金因而大失所望,上了几节课便退了学。

她们在府里有西席教导,本就毋需来书院学习,就此离去她也不觉遗憾。

裴云湛失笑道:“她只要跟你攀上关系,就能沾裴氏的光了,何须裴氏给她盖章加戳。”

裴闵如:“……”

这人心里的成见简直有九层塔那么高。

简直不可理喻。

久别重逢的喜悦都被他这话搅得稀碎。

她冷冷道:“若非族里不许,我早就自立门户,搬出去住了,当谁都稀罕裴氏吗!”

说完转身离开。

裴云湛蹙眉。

他并非无端猜忌之人,对冯氏的揣测是有根据的。

明月阁这一面并非他初次见冯氏。

他初次见冯氏是在大半年前,在西州。

彼时他在西州寻访古寺,前往一处千年古刹时,遭遇河桥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