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门第一步,她就想派贴身心腹出去打听,结果,心腹走到宫门口,就让侍卫拦回来了。

却原来,这东西十二宫内,凡是住了娘娘小主的,元昭帝都下令两队侍卫把守宫门。

不许进,也不许出。

日常用膳都由侍卫经手,里外传递。

宫人不许私下接触。

而这些守宫的侍卫,是元昭帝最信任的,他从军队调出来的。

洪妃满腔的疑问,找不到解答。

外头,她收买的那些喑人,一肚子消息,递不出去。

群龙无首。

路九德带着御前的几个徒弟,一抓一个准儿。

跟洪妃让焦急的,还有长孙太后。

洪聘没回来,梅嫔也没回来啊,她那么大个外甥女放出宫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长孙太后哪能容忍?

她也不是洪妃,身为妃妾,只要皇帝下了旨,她就是有千般妙计,万般聪慧,只能老老实实缩在宫里,进出不得。

但长孙太后不是啊!

她是元昭帝的‘半个娘’,当朝太后,人家虽然也不能出宫,但他可以让人把元昭帝叫进来。

元昭帝不好不来。

以孝治国嘛,哪怕是皇帝,他还是要孝顺的。

元昭帝在清洗后宫,暗中狂怼洪相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了慈安宫。

“儿臣见过母后。”

进得宫来,他很孝顺的给长孙太后请安。

长孙太后在后宫呆了大半辈子,经历过无数争斗,神经十分敏感。

她也到了风雨欲来之势。

但她也不想插手,只把注意力放到自己关心的事上。

“皇帝,哀家之道,后宫不得干政,在外面做什么?哀家不问,哀家只想知道,梅仙那孩子呢?”

“她怎么了?”

“那孩子好好地跟你出去,为什么如今人影都没了?”

第230章 柔嫔

“那个孩子呢?她为什么没跟你回来?究竟出了什么事?”

长孙太后连声询问。

元昭帝拧着眉头,含糊其辞,“母后,傅氏犯了大错,事关前朝,您别打听了。”

傅梅仙,谋害二皇子,其罪当诛,这倒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她这个罪里还勾连着洪充容。

洪相算是元昭帝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他稳定文官的人,如今,想要拔出来,也要费一番功夫。

倒不是说不行,毕竟,洪相能在朝廷称霸,靠的就是元昭帝,他本身的势力有限,但要如何拔?拔到什么程度?

拔完了之后,谁来取代他的这位置?

这些都需要斟酌。

元昭帝暂时不想节外生枝,泄露消息。

他想把长孙太后打发了!

但太后是多敏感的争斗神经啊,元昭帝说的再含糊,但他那一句‘大傅氏’,就把太后那颗担忧的心彻底提起来了。

在后宫里,犯错不可怕,再大的错,只要她想保,只要皇帝愿饶,都能放过去。

但是元昭帝为什么称呼梅仙做‘大傅氏’了?

这个称呼,如此生疏冰冷,哪里还有感情在?

“皇帝,烈儿,哀家膝下只得了钰儿一个亲生的,他岁数小,后宫里那么多寂寥的岁月,你和梅仙承欢哀家膝下。”

“哀家视你们为亲生的儿女,你二人情投意合之时,哀家不知道有多高兴……”

“只盼着你们能相互扶持,白头偕老,那样哀家便是死了,也是高兴的。”

长孙太后垂泪,语气哀哀,眼角却偷窥着元昭帝的神情。

元昭帝微有动容。

但不说话。

长孙太后就明白,外甥女犯的事绝对小不了,闹不好便是十恶之罪。

毕竟,有她这个定海神针在,一些不轻不重的罪,元昭帝根本不会和梅仙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