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坐回甲板罗汉椅里,吩咐人叫来舞姬和歌姬。

这些人都在画舫周围的小船上待命呢。

如今,陛下和娘娘‘玩耍’够了,开始歇息,可以欣赏歌舞,便轮到她们出场了。

一班二十来个歌舞姬上了船,美目一扫,嗯?

没有皇帝!!

只有娘娘在那儿,大马金刀地坐着,边含笑品酒,边看着她们。

歌舞姬们稍稍有些乱,她们不知所措。

傅含璎见状,手不动酒不摇,仅微微挑眉。

如兰大步上前,眼睛一厉,“乱什么?谁是管事?”

舞娘群里,一个女官模样的女官站出,忙不迭地向如兰行礼。

如兰没说她,仅是道:“把你们的本事拿出来,该唱唱,该跳跳,舞乐奏起,演得好了,我们宝娘娘有赏。”

“是!”女官忙应,回去调度。

夏州行宫久不来皇帝,歌舞姬们都是从外面买来的,很少见眼前情况没有男主子,只有女主子,但,终归是见多识广的人,她们微愣一下,便也回过神来。

舞乐奏起,歌舞姬们纷纷拿出本事。

歌姬唱的是南边小调儿,侬乡软语,傅含璎听不懂。

但很好听。

舞姬们个个本事非凡,那小腰儿,那小脸儿,那小腿儿,软得惊人,又带着南方水乡的俏皮妩媚。

傅含璎笑眯眯的欣赏。

船舱里,元昭帝别扭着还不出来。

岸边,清欢依然卡着,动弹不得。

湖里,围拢着画舫的小船,不知不觉地增加了几个,有个仿佛送水的太监,无声无息靠近画舫,从后登上船来,把水送进底仓后,又溜到甲板上,找了个不起眼儿的地方站着。

御前小太监的队伍里,有个容长脸儿,细眉细眼的蓝衣太监瞧见他,眼睛一跳,蹑手蹑脚退到他身边。

两人就那么靠在栏杆旁,小声说话。

又不起眼儿,又光明正大。

隐隐约约,他们细若蚊蝇的声音里,传出那么几句。

“充容娘娘动手了……”

“她让你……”

在舞乐的掩盖下,除了正在交谈的两太监,没有任何人听见。

第211章 她上吊了

画舫里,甲板四周燃着薰香,画舫角檐下,轻风吹得铜铃叮当作响。

薄软纱在舞娘周身飞旋,八个乐师抱着镶金的箜篌、青玉做的羯鼓,整整齐齐跪坐角落,乐声悠悠,如风鸣九霄,羯鼓阵阵,似骤雨初歇。

舞姬们飞快舞着,忽而并作流云,忽而散作星辰,广袖舒展时如惊鸿掠水,折腰垂首处似幽兰含露。

十几个舞姬围成莲花形状,水袖飞扬,折腰而下,舞姬中央,歌姬一袭白月罗裙,轻启朱唇,歌声如清泉淌过玉石,空灵婉转,唱到高昂处,声音直冲,余韵环绕,低吟时,又如私语耳畔,温柔缱绻。

尾音拖长,似春日柳絮缠绵,又若夜莺啼鸣林间……

傅含璎拖着腮儿,目不转睛。

心里想想,过几日就要回京了,心里是真舍不得。

她看着那婉转轻吟,仿佛春莺般的歌姬,口中喃喃,“南边是好啊,这温情多情的劲儿,我都有点把持不住了!”

“宫里的歌舞,虽然是更辉宏些,但若细微处,不及这边儿……”

她正想着,突然,甲板后面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有人飞快靠近她身边儿。

谁啊?

元昭帝出来了?

不羞了?

傅含璎勾唇,缓缓回头,入目就是一张皱眉拧嘴儿,布满愁容的圆圆脸儿,“如意?”

“你怎么来了?”

“今儿不是有事儿吗?”

傅含璎惊讶。

今儿,元昭帝陪她游玩,按理应该是如意跟着他们的,倒不是她非要如意伺候,而是‘逛湖看舞’,这样的热闹事儿,如意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