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可,可……

想起押解回京时,那个夜半来到窗前的人,向他递的那句,“李探花,你家族供你养你,父母疼你爱你,视你若珍宝!”

“你全家……父母兄妹,祖母叔伯,已经被你连累了,难道你一丝愧疚都无,要更拖累他们吗?”

“敢节外生枝,是要被砍断的!”

提了宝妞,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要招惹端宁长公主!

李湘贤沉默着,许是被逼入绝境时,终于对家人产生了一丝丝的歉意,面对元昭帝的询问,他跪下,只说了一句,“草民有罪。”

随后,再无言语。

朝堂里,李阁臣控制不住,痛哭失声。

李湘贤认罪了,案件打回重审。

刑部、大理寺双双加班,很快给出结果。

长孙乐韵收受贿赂美人儿、白吃白住但碍于数量太小白吃白住没几个银子,美人儿也是官员自愿献的,且,又遭遇诬陷,身受重创。

命根子都成半截儿了。

确实让人同情,因此,罚他入狱一年,用银子赎买就成了。

王知府献妾无耻,间接连累妻子丧命,贬了他的官。

被收买的那些的人,则是背主害命,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王知府之妻,贞节刚烈,朝廷也会给予嘉奖,进县志,立牌坊,永享太平香火。

至于罪魁祸首李湘贤,那当然是直接腰斩没商量,毕竟,他是白身,没有见罪降三等的资格。

判得挺狠。

杀的也很快。

就订在年节过后,元昭帝南巡之前,说真的,要不是马上过年,杀人不吉利,承恩公府都想运作一下,马上杀他。

李湘贤被送进天牢关着。

承恩公府的报复,也正式开始了,百官里或是自发、或是党争、或是为了利益,参李阁臣‘教子不严’的折子,如同雪花般飘来。

那个盛景,元昭帝,“朕见过啊!!”

“前段时间,他们就是这么参长孙乐韵的。”

元昭帝的面容,要笑不笑,十分纠结。

充分表达出‘痛并快乐着’。

傅含璎含笑把小文安递给他,元昭帝接手,开始抛举游戏,暂时忘下烦恼。

压中不放。

他静等李阁臣的反应。

李阁臣:……

晚年丧子,痛失大权,他细细观察元昭帝,心里也明白大势已去,且,儿子的死,让他也产生了种‘心如死灰’之感。

他明白皇上想要什么!

退位让贤,老老实实滚出朝堂,就能‘君臣得宜’。

先帝的心腹,在新朝能有这个待遇,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能留清名,还有善终,只是以往心里始终不甘。

他的子孙们还未成长起来,在朝中都是平平,他想多撑几年,给‘李党’培养出首领,可如今……

他最看好的,最有才华的儿子李湘贤。

他家的探花郎,已经判了腰斩。

“老臣教子不严,让那孽畜做下如此伤天害理,骇人听闻之事,实在是愧对陛下皇恩。”

“老臣再无颜面,舔居内阁辅臣之位,也无颜面再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老臣乞骸骨,求告老回乡。”

李阁臣终归是如了元昭帝的愿,上折子‘求饶’了。

面对这样的两朝老臣,元昭帝当然也按照惯例,先压下折子打回,好言好语地劝他留下。

李阁臣再乞。

元昭帝再拒。

李阁臣又乞。

元昭帝又拒。

李阁臣亲至乾坤大殿前,哭谢陛下圣恩,再次表示,“微臣老迈年高,实无心力为陛下尽忠,然,陛下君恩似海,臣有生之年,当日夜祈祷陛下安康,龙盛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