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珍让她们回去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如果没问题就明天来签合同。

那两人走后,刘友珍问邓秀珍:能不能在她上工时,让她的孩子留在公司里?

“你家庭是怎么回事?孩子怎么没人照顾?”邓秀珍不答反问。她不是个坏人,但绝不会滥好心。

刘友珍面露尴尬,却爽快地讲述了她的情况:她来自邻县,十八岁时出来打工,先经熟人介绍,在一小公司做文员。

那公司老板却不是个好的,总是对她动手动脚,然后她就辞职了。

辞职后进厂打工,认识了孩子爸赵忠明。

赵忠明当时是车间主管,主动追求她,还帮助她做了仓管。她年少不懂事,懵懵懂懂怀了孕,等生下孩子,却被赵忠明老婆找上门,打了一顿。

“那个什么赵忠明有老婆?”邓秀珍问。

“是,只是我不知道。我要知道他有老婆,我绝不会跟他在一起。”刘友珍苦涩地笑了笑。

“你们现在还联系么?”邓秀珍问,她不想招那些麻烦缠身的人。

“没有联系,这样的男人就是渣男,我不要!”刘友珍恨恨地说。

邓秀珍考虑了一下说:“好,如果你能做到不给公司带来麻烦,我可以答应你。

但我要先看孩子闹不闹,再就是你只能托付别人帮你看,公司对此不负责任。”

刘友珍连连道谢,欢喜地回去准备。

第二天,刘友珍她们三人都来签了合同。合同中注明,前期要进行培训,培训期间发基本工资。若是合格可以留用,不合格则还是要走人。

刘友珍将孩子带了过来,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可爱且安静。

随后邓秀珍又招了五个人,现在有员工八人。根据前世的记忆,她亲自对她们进行培训。

半个月后,挂上公司牌匾,几人在门口摆了两个花篮,放了几挂鞭,公司如期开张了。

可是一连两天,一单都没有接到,不只是邓秀珍和覃彦林着急,招来的那几个人也着急。

怎么回事?是现在不流行请家政?还是公司位置没选好?

邓秀珍和覃彦林苦思不得其解。

“你们宣传单上也不留个电话号码?我们平常也忙,到你这里来一趟真不方便。你们做事怎么样?行不行啊?”第三天上午十点多,终于进来了一个中年女人。

邓秀珍示意覃彦林去倒茶,自己连忙前去招待:“您放心,我们的服务态度一流,请的员工不仅会做事,素质也相当高。”

女人摆摆手说:“行了,你也别自夸了,我家刚装修完,想找人把卫生打扫一下。面积有一百一十八平方,三室两厅,你看多少钱吧。”

邓秀珍报了价格,各项服务的价格是邓秀珍根据现在的工资收入定的,贴合市场行情。

对方只问了一句能少点不?

邓秀珍答,明码标价,且保质保量。价格不能少,但充值会员可以打折。

女人思考了一下,点点头,没再讲价,却也没充值。

第一单生意,邓秀珍特别在意,她让覃彦林看店,她亲自带着员工们去做事,把八个人全带过去了。

女人的新家离得不是很远,但因为要带工具和梯子等,几人搬得很有些吃力。

邓秀珍意识到两个问题:一、做家政,必须配辆车;二、联系方式很重要。

邓秀珍现场带人实操,有老板盯着,几个员工做事特别卖力。

“不错,你们做事确实是保质保量,价格也实惠!”女人很是满意,表示下次有事还会找她们公司。

一回到公司,邓秀珍连忙找到上次打印宣传单的地方,让店家连夜再印两千份,但内容要加上她和覃彦林的手机号。

再去找电信公司,安装固定电话。

另外她让那八个人分成两组,每一组安排一个组长,组长每月有三十元奖金。负责安排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分工,同时要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