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城外分馆的三百名学徒,只学了一年,目前还在识草药背方剂的阶段。最起码还得再等一年,微臣才敢让他们去第一附属医馆坐堂。”

说完基本情况,他又说了些医学馆日常运行中的琐事。

什么城外有百姓主动找上学馆,愿意免费当小白鼠让学生们诊治。

什么组织医学馆的学徒给自家佃户义诊主要是学徒经验不足,给旁人义诊底气不足,他便拿自家的佃户练手。

什么组织医学馆的学徒深入村落,用小礼品将村民聚集起来,而后向村民科普最基本的卫生知识、医疗常识。

不过,就目前来说,效果不是很好。

当然,也不是村民不愿意去做,就比如喝生水这个,若是喝热水,那得先烧水,不仅费柴火,还费时间。

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喝凉水。

还有女子用的月事带,普通人家的月事带不是一次性用品,所以用完之后得用热水煮一下消毒杀菌,而且还得在太阳底下暴晒。

但那种一大家子住一起的,哪个小媳妇、未出嫁的大闺女会把自己的卫生带大大咧咧的晾在院子里?

不是这些人不想去做,而是做不到。

当然,学徒们的科普也是有一些效果的。

比如说以前百姓家中若是有人生病了,一些人不去找大夫,而是请来神婆治病驱邪。

现在第一附属医院免费给穷苦人家诊病,分馆里的大夫也会给找上门的病患治病,于是附近村落请神婆的人少了,家中再有人生病,都会选择找大夫。

另外,被治好的百姓,不少人会挖点类似蒲公英、车前草这种田间、路旁随处可见的草药送去医馆当谢礼。

……

盛鸿听着这些琐事,脸上的满意由一丝慢慢变成了笑容满面。

很好。

他的探子向他汇报盛京种种新鲜事时不会汇报的如此详细,黎爱卿说的一些细节,他是第一次知道。

原来这两个医学馆已经做了这么多事情了。

盛京一口气增加了五百名大夫,这种心安,他喜欢。

“黎爱卿,你建的两个医学馆安国利民,替朕分了不少忧。朕不知道该赏些什么给你,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开口。”

“嗯?”

这话来的猝不及防,黎荞有些诧异,与盛鸿含笑的双眼对视了两秒,他赶紧摇头:“这是微臣应该做的,您不必赏赐微臣。”

“你是户部主事,医馆的事怎么会是你分内之事?上次蝗灾时你就推脱,此次可不能再推脱了。”

“微臣是您的臣子,本就有义务替您排忧解难安抚百姓。”黎荞还是摇头。

盛鸿闻言顿生感慨:“若是其他臣子也能如你一般有此觉悟多好。”

“罢了,你不想要此次的赏赐,那朕就给你攒着。”

看得出黎荞是真心推拒,他没有强求。

黎荞自是也松了口气,他和盛鸿关系一直都挺融洽的,但他谨记着臣子的本分,盛鸿让他自己挑赏赐,这哪能自己挑啊。

一个不注意就踩盛鸿雷点上了。

反正他也不缺金银珠宝,这种小小赏赐,必须推了。

不过,既然现在盛鸿已经意识到医学馆的作用,那他应该将医学馆再扩大一些。

五百名学徒若是散落在大盛十二省,那就好似一滴水落入大海,什么动静都折腾不出。

“圣上,您觉得医学馆里的五百名学徒够用吗?若是不够,微臣可以再招收一些学生。”

他道。

盛鸿听了此话,略一思忖,立马摇头:“这哪里够?最起码还得再招五百人。”

这五百名学徒,一部分去黎爱卿的老家,一部分肯定要被送去微青县。

还有彭县,暨北省这些有黎爱卿田地的地方。

这么一分,留在盛京的根本没有多少。

反正是黎爱卿掏钱养着这些学徒,这些学徒又免费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