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写完啦?”陶竹扭头看向他。
“是。你账算的如何了?”
黎荞走过去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身子与陶竹紧挨着,他一手圈着陶竹的腰,一手撑着桌子去瞧陶竹跟前的账本。
“快算完了。这个月的支出比上个月要多一些。”
陶竹道。
多出来的这点儿,主要是在收购棉花以及善堂学馆、分馆那边。
收购棉花就不说了,肯定要支出银子。
两个学馆的支出之所以增加,是因为这两个学馆的学生,目前做龙骨水车已经无比熟练了。熟练度上升了,那成品就多了。
做一个龙骨水车,工钱是五百文,还有相关的原料支出,这些钱加一起对于黎家庞大的家产而言不算什么,但和上个月的支出比起来,的确增加了点儿。
黎荞听完陶竹的话,立马道:“这是好事。这么多龙骨水车,盛京的百姓若是用不完,那就送给暨北省的农人。”
他家在暨北省有九万亩耕地呢。
“我也这么想的,这是好事。”
陶竹点了点头。
随后,想起今日明悉来了,他扭头看向黎荞:“明悉尝了咱家的藕粉,赞不绝口,他说北湖省盛产莲藕,若是咱家人手的多,可以去那边做藕粉。明家尽力协助咱们。这么一来,不仅咱们能得了银子,那边的百姓也能增加点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