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鸿的失望,在黎荞的预料之中。

开玩笑,他的确是比殿试时多了两年做官经验,但他是文官,要么在翰林院编书看书,要么给盛鸿当代笔。

他又没有接触兵部、禁军的训练,他在这一块等于是原地踏步,既然原地踏步,那他当然会让盛鸿失望。

在这一块,短时间内还真不能让盛鸿惊艳,不然就显得他太妖孽了。

他只在吃食这块整活儿,给盛鸿填一下国库的窟窿,看上去跟个人傻钱多速来的土财主一般,那就足够保他飞黄腾达了。

“朕想寻文武全才的贤臣,怎就这么难呢。”

盛鸿叹气。

“这种人才本就很稀少吧?”黎荞道。

“朕知道,所以朕想培养一些出来。因此,朕特意出一些比较偏的文章,为的就是逼天下学子多读书,逼天下学子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官,不要当一个只会背书写文章的书呆子。”

“中了进士之后立马能为百姓分忧解难,这是朕对进士的要求。”

黎荞:“……”

比较偏?

那是比较偏吗?

那是地狱级别的难度啊。

不过,盛鸿说到底也是为了百姓考虑,果真是明君。

“毕竟朕给的俸禄高,若是养了废物,那朕定然会心痛,赚钱多难呐,黎爱卿,你说是不是?”

盛鸿又道。

黎荞:“?”

感情盛鸿是心疼钱啊?

但迎着盛鸿那一脸寻求认同的神色,他心中不管有多少槽要吐,可面上是必须要点头的。

他正想要点头,但谁知盛鸿却是突然啧了一声:“不,你小黎大人挣钱不难,这话朕不该同你讲,不合适。”

“……微臣一开始赚银子也很难的,每天卖鱼累的想原地自杀,是咬牙挺了过来,后来又开了窍,这才攒下了如今的家业。”

黎荞立马道。

盛鸿闻言笑了:“别紧张,朕也就是随口说一说。朕是感慨这天下能人少。”

“额……”

黎荞张了张口,但是,犹豫一下,他还是把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黎爱卿,有话直言,但说无妨。”盛鸿瞧见他的神色,立马道。

“嗯……圣上,微臣此话有些大逆不道。”黎荞还是犹豫。

“甭管你说了什么,朕都恕你无罪。”盛鸿笑着道,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鼓励。

黎荞见状,联系到此时殿外的情形,咬了咬牙,还是把心中疑惑了很久的话问出了口:“圣上,您希望天下读书人个个全才,可万一这里面有人心怀不轨,仗着有几分才能起兵作乱,那这……”

后面的话他没有继续说,但意思已经表达出来了。

古代的很多统治者都实行愚民政策,百姓越无知,越好统治,但盛鸿不这样,盛鸿期望百才齐放。

这很大胆。

但也很危险。

万一真养出来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猛人,那大盛可就危了。

盛鸿将黎荞小心翼翼的神色瞧在眼中,他无所谓的哈哈一笑:“黎爱卿此言有理。”

“但摆在朕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尽可能的愚弄、鱼肉百姓,等百姓忍无可忍了,自然有豪杰揭竿而起,那大盛距离灭亡就不远了。”

“另外一条便是朕如今所走的这条,如果真有人狼子野心,仗着有几分本事要谋反,那朕能调集同样的有才能之人前去镇压。”

“总不可能每个人都谋反吧?朕不至于那么糟糕,肯定是忠君的贤才多。”

盛鸿说着拍了拍心口,一脸自信:“你说是不是?”

黎荞:“……”

他一脸严肃的应是。

像是江知县和明知府,定然对盛鸿忠心耿耿。

通过这些日子的看折子,他发现整个大盛类似江知县和明知府的官员有不少,这些人很爱在奏折里引用盛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