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府想要大干一场。
之前因为不能给粉条找来销路,所以,在种红薯的时节,明知府没有让其他四县大规模种红薯。
现在粉条不愁销路了,明知府便让其他四县多种些红薯。
农人自家的田地如果种上了其他庄稼,那就在家里的菜地里、不属于公家的荒地里种一些。
此时种还不算晚,多种一些,那冬日就能多挣一些钱。
红薯种上之后,明知府让其他四县直接照搬平城的经验建红薯作坊,挑选工人。
所以,江知县得挨个去其他四县进行指导。
今年过后,粉条不仅仅是平城的特产,还是整个河西府的特产,代表着河西府的脸面,因此,不管是江知县还是明知府,对红薯作坊和工人的要求都很高。
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知县都跟江知县这般野心勃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当知县也很好嘛,土皇帝,只要不出大错,虽然不会升官,但也不会往下降。
因此,江知县在永兴县的指导工作进行的不太顺畅,原本七八日就能完事,结果硬生生拖了十余天还没回平城。
江知县不在,黎荞陶竹只能回村。
罢了,反正挖河不是一日能挖出来的,他还是先专注打井吧。
不仅给自家打,给村子里也打几口,让村人也省省力气。
当黎荞忙着寻打井队时,刚和黎大山成亲两个月的郑浅浅怀孕了。
成亲两个月就有了身孕,黎大山和郑浅浅都很高兴,如同郑浅浅在府城时念叨的那般,他要赶紧和黎大山生个宝宝,好沾一沾黎荞的喜气。
看,果然有宝宝了。
黎荞对此只能说这俩人就该成为夫夫,成亲之后不仅小日子过的蜜里调油,孩子也出现的这么及时。
非常圆满。
但他和陶竹是真的不急,眼下专注打井,若是灌溉的问题不解决,那到了秋日红薯就不能大丰收了。
红薯不能大丰收,可是要影响他和陶竹的收入的。
但平城的打井师父实在是少,想到自己的异能,他装着求师的模样向打井师父讨教了相关经验,然后便带着村人开工了。
在上辈子时,他用水异能干过很多事儿,但用来寻水源打井,他还真是第一次做。
有异能真好哇。
村人们不知真相,看黎荞寻起合适的打井地方一寻一个准,对黎荞的佩服更浓了。
不仅在读书和做点心上有天赋,连打井都这么厉害。
黎荞如果不飞,那真对不起他的天赋。
他们得在黎荞还没有飞时,赶紧对黎荞展现一下同村情同村爱,打井这种事情,哪能让黎荞一个人出银子。
他们现在有钱,他们出得起这银子。
而且,别说是打井了,就是挖河他们也愿意出银子。
只要黎荞一声令下,他们必定听从!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事情多,所以更的晚还少……QAQ
第82章 本章流水账 地主的快乐,宋石头找来
这个夏天, 黎荞过的忙碌又充实。
读书读的累了,就带着乡亲们打几口井。
别说,水异能在打井这一块是真好使, 哪个地方地下水比较浅,土质容易打井,他抬手一摸就摸出来了。
打井和修炼异能两不误,完美。
不过,对于农人而言, 这个夏天就辛苦了。
打井虽然快,但是家家户户那么多田地呢, 只靠着人工灌溉实在是太慢。
况且, 除了灌溉之外,还得除草捉虫。
此时没有农药,杂草和虫子都得靠人力。
因此, 不到两个月, 家家户户都瘦了一圈,但即便把身上的肉都拼掉了, 可庄稼却是不如前两年,甭管是玉米还是红薯,亦或者是其他杂粮, 肉眼可见的要减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