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鱼?

陶竹微讶,但想到之前黎荞带来的那些鱼,他点了点头:“好。”

他想看看这人是如何捉鱼的。

陶竹坐上马车,两人很快离开了县城。

此时秋收快结束了,道路两边的田地里要么是玉米杆的枯黄,要么是没有庄稼光秃秃的褐色。

这种早已经看腻的景致对陶竹而言没有任何吸引力,但黎荞拿着肉饼,一口肉饼一眼景致一眼身旁的美人,浑身都散发着愉悦的气息。

陶竹不明白他为何整日乐呵呵的,但是,被他的愉悦感染,陶竹嘴角悄悄勾了起来。

天高地广,阳光正好。

他的心情也正正好。

回到家,已经过了饭点,但还不算太晚,王小哑今日蒸了米饭,做了一大锅粉条炖鸡,唐十对红薯作坊很重视,已经吃过饭了,这会儿在村子里的红薯作坊。

村子里的红薯作坊昨日就开工了。

黎荞陶竹洗了手之后便坐下吃饭。

刚吃了没两口,门口来人了,不是旁人,正是黎家人。

唐十采纳了黎荞的建议,亲自找庄丰收商议了一番,将黎大山提为红薯作坊的账房先生,管着每日的出勤点名、记录产量、检查质量等杂务。

黎大山识字,虽然写的字歪七扭八缺胳膊少腿,但足以胜任这工作。

黎家人非常高兴,知道黎荞一整日都待在陶竹的大宅子里,不在山上的小木屋开火,于是黎粮王桂花带着黎大山郑浅浅,四人拎着五只鸡十斤猪肉两包点心过来感谢黎荞。

黎荞也没推拒,笑呵呵的收下。

想起在回来的路上,和陶竹商议的关于点心铺子招人的事儿,他开口询问郑浅浅愿不愿意来陶家点心铺做工,一日工钱比黎大山在作坊里当账房还高十文。

他和陶竹肯定不会把时间耗费在做点心上,王小哑陈枣儿的活计不算轻,每天三顿都得喂不少家畜,还要打扫院子等。

因此,想把点心生意做起来,必须得招人。

黎荞自然而然的推荐黎家人,陶竹没有拒绝,黎家人在他的印象中除了黎粮在三柳村黎荞跟前脑子糊涂,其他时候都挺明理,也勤快。

于是这会儿黎荞就主动询问郑浅浅了。

不过,他也讲明了要求,绝不能将点心方子泄露出去。

这是七皇子都在用的方子,万一从郑浅浅这边泄露了,那追究的人不只是陶竹,还有七皇子。

郑浅浅听完他的话,眼睛登时闪亮亮,一个劲的点头:“黎哥,我愿意我愿意我特别愿意!你和竹哥放心,我绝对不会泄密的!我嘴巴该严实的时候可严了!”

“那明日就过来上工吧,工钱一日一结。”

陶竹道。

“还有,把春桃也喊来吧,你们两人做的会多些。”

这话一出,黎家四人都是一惊,竟然愿意招春桃吗?

春桃名声不好,为人也很沉闷……

“竹哥儿,你真的愿意让春桃来干活吗?”王桂花小心翼翼的问。

剩下的黎家三人也屏住了呼吸,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陶竹。

“我不在意那些,春桃来了之后好好做点心就行。”

在回村的路上,陶竹与黎荞讨论过黎春桃到底有没有给周明盛下药一事儿。

黎荞觉得没有,他原本将信将疑的,听完了黎荞的分析,他就彻底站在黎春桃这边儿了。

当年黎春桃一个十几岁从未去过县城的小姑娘,上哪儿找脏药啊?

不合理!

于是他对黎春桃同情了起来,好好的姑娘,被白眼狼毁了一生,前两年还上吊寻死,太可怜了!

被退婚的女子、小哥儿有多艰难,陶竹亲身体验过,更何况黎春桃还背了一个下药的恶名。

所以黎荞一推荐黎家人,他立马就想起了黎春桃。

陶竹这个态度,自是让黎家人感动异常,郑浅浅喜得原地蹦跶了几下,黎大